MIMO天线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ui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对网络容量和传输速率的要求日益严苛。作为现代通信系统不可或缺的组件,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的不断革新为缓解这一难题做出巨大贡献。然而在MIMO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应用场景对其提出的限制和要求也越来越多。其中,最紧要的是天线数量的倍增以及预留给天线排布空间减小之间的矛盾。多个天线单元排列在有限的空间内,很容易产生强烈的互耦效应,这样天线表面原有的电流分布就会被改变,进而影响其性能。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快速有效地设计出满足性能需求的MIMO天线是非常有研究意义和价值的工作。本文主要基于优化算法对MIMO天线进行自动寻优设计,以摆脱“黑仿”的繁琐设计步骤,为MIMO天线设计提供新思路并改善其设计复杂度和自由度,最终优化得到几款高性能的小型MIMO天线。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基于分解的多目标优化算法(MOEA/D)和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特征和优势,提出了适宜于连续参数优化的多目标优化方案MOEA/D-GPSO,并利用通用的ZDT数值测试函数和经典的对数周期阵列天线(LPDA)设计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尤其适用于三目标优化。进一步考虑实际MIMO天线设计多为拓扑结构优化,通过类似策略提出了二进制版本即适宜于离散参数优化的方案MOEA/D-GBPSO,并通过求解多目标0-1背包问题和一个小型4端口MIMO天线三目标优化设计测试了该方案的性能,优化得到的MIMO天线可以工作于宽频带1.6~2.9 GHz,且在工作频段内可保持良好的电气性能,展示了所提方案应用于MIMO天线优化设计的可行性。2.考虑部分MIMO天线去耦设计需要同时合理配置其拓扑结构、尺寸和位置,即优化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离散和连续参数,提出了适宜于该类设计的混合参数多目标优化方案MOEA/D-M,并成功完成了小型MIMO天线的去耦结构设计。基于同一初始的天线参考模型,分别优化设计了可应用于WLAN/Wi MAX频段的小型单频和双频MIMO天线单元及其去耦拓扑结构、尺寸和位置,其中优化得到的单频MIMO天线和去耦结构的尺寸分别为17×18 mm~2和2×1.6 mm~2,其可操作频段为4.78~6.02 GHz;双频MIMO天线和去耦结构的尺寸则分别为17×21 mm~2和1×3 mm~2,其可操作频段为3.30~3.62GHz和4.85~5.90 GHz。此外,两天线在工作频段内均实现了高隔离度和低包络相关系数(ECC)等期望性能。3.基于5G手机对MIMO天线的高性能需求,将黑洞算法(BH)集成到MOEA/D并提出了适宜在高维参数空间中寻优的多目标优化方案MOEA/D-BH,可以在手机预留给天线的有限设计空间内,对其进行更细致的离散以优化得到更佳的设计解。首先利用该方案优化设计了一工作于LTE band 46的2端口MIMO天线以验证其可行性,待优化参数共108个,经过约30次迭代即可得到满足性能指标的天线,其相应的优化轨迹说明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然后对相同设计空间进行更详细的离散,待优化参数增加至216个,优化得到工作于LTE bands 42/43/46的双频MIMO天线。上述优化实例均验证了MOEA/D-BH在高维参数空间中仍可保持良好的种群多样性和寻优能力。进一步将双频MIMO天线的天线单元拓展为8端口MIMO天线,其S-参数性能与2端口激励时保持了很好地一致性,与同类型设计相比较,该设计可工作于较宽的工作频段且保持了可比拟的电气和MIMO性能。4.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BPNN)的“廉价”代理模型辅助MIMO天线优化设计,以缓解迭代优化次数与高保真电磁仿真计算代价之间的矛盾。代理模型可代替耗时的电磁仿真过程,对优化过程中未知天线模型的响应快速做出预测,以预测的低精度解即近似解代替高保真全波仿真得到的精确解,可大大降低优化设计的时间成本。为此,提出降维-再编码策略处理MIMO天线待优化的高维离散参数,以降低代理模型训练难度并改善训练得到BPNN模型的预测精度。然后,采用动态更新的BPNN代理模型辅助MOEA/D-BH优化设计单频手机MIMO天线,在不影响设计结果的前提下,代理模型在降低优化设计时间成本方面明显表现优越。
其他文献
多视图聚类是机器学习的重要技术,旨在分析多个视图的数据特征对观测数据进行分组。由于基于张量的聚类分析有利于提取视图间的高阶相关统计,目前的多视图聚类研究重心从基于矩阵的子空间学习转移到基于张量的子空间学习。最近的研究表明,用三阶张量来表征多视图数据,并学习其低秩或稀疏的自表示张量实现多视图聚类是有效的,但是这些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现有的算法,极大的依赖于本质的张量自表示学习,但没有考虑求本质张量的
"叮咚、叮咚……"一阵急促的门铃声传来,我急忙拿起听筒。"嘿,女儿,快下来看看妈妈买了什么?"我飞奔下楼,眼前一亮,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折叠自行车吗?我围着自行车转了又转,迫不及待地骑了上去,在楼下的小操场上绕了几圈。"妈,为什么要买两辆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家就要实行‘低碳’生活了!以后去路途不远的地方,我和你爸就骑自行车带着你,不仅节能,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三得,
期刊
为保障某型涡扇航空发动机初始飞行前电源失效试验顺利开展,根据试验对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源供电转换的要求,使用测量与控制集成的方式,通过硬件控制电路和LabVIEW软件设计,开展了该试验测控装置研制。实现了发动机稳定状态、加速性和减速性过程控制系统供电转换的控制,还实现了测量参数的同步采集。经试验验证,该装置满足试验对电源转换控制、测量参数采集的要求,解决了以往该类试验存在的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可推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增快,城市交通的繁荣发展也引发了诸如交通安全等众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核心是对交通事故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城市交通系统是由驾驶人、车辆、道路和环境四种因素组成的动态耦合系统,安全行驶过程是指驾驶人在道路及环境的组合影响下,使用安全可控的驾驶行为操纵车辆的过程,一旦车辆、道路和环境组合的外界刺激超过驾驶人心理预期,会导致驾驶人采用不当
细菌胞外电子传递(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EET)是细菌将细胞内代谢产生的电子传递给胞外电子受体的过程,是自然环境中物质代谢、元素循环、能量转换等过程的重要驱动力。基于微生物EET发展起来的生物电化学技术在污染物降解、环境修复、医疗健康等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对EET的研究主要以革兰氏阴性菌(如Geobacter和Shewanella)为主,而对革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出现和快速发展,引发电子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发展浪潮,进而导致其在极端狭小空间下产生超高热流密度。在狭小空间内实现高效散热成为现代先进电子设备研发与应用的重大技术挑战。超薄均热板具有优异的导热性能,较大传热面积和较好的均温性能等优点,是目前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极大的蒸汽流动阻力,传统的气液异面超薄均热板设计难以实现极
花青素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的水溶性色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和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前期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以及抗糖尿病等生物学活性,在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退行性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健康促进作用。黑色鲜食玉米作为一种新型特种鲜食玉米类型,除了具备鲜食玉米的口感好和营养丰富特性外,还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资源。然而目前国际对富含花青素的鲜食玉米的研究和推广还
目前,机器在三维(3D)和距离上查看和感知环境的视觉能力是计算机视觉的核心。与二维(2D)视觉信息相比,分析三维视觉信息具有巨大的好处,有望得到更可靠和详细的分析结果。然而,3D计算机视觉的突破以深度估计技术的进步为标志。在3D计算机视觉中,立体视觉是深度估计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基于场景的两个视图(立体图像)之间的视觉差异进行操作。为了获得准确的视觉视差线索,需要在场景的两个视图中找到对应点的图像坐
近年来,二维材料由于其结构新颖、性能优异而备受关注。硼元素的缺电子性(electron deficiency)使其无法通过经典的二中心二电子(2c-2e)键形成稳定结构,需要通过多中心键来使体系满足八电子规则。这导致了硼的化合物丰富的结构多样性。理论和实验表明,二维硼材料可以在金属衬底上稳定存在,结构是含有一定比例的六边形空位的三角晶格,空位的具体分布可用于调控体系性质。当硼和过渡金属原子形成二维
WC-Co硬质合金的硬度高,断裂韧性和耐磨性好,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是,Co是有毒性和磁性的战略性资源,而且以Co为粘结相的WC硬质合金抗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能差。开发性能优良、可替代Co的新型粘结相一直是硬质合金领域的研究热点,而高熵合金(High-entropy alloy,HEA)以其优良的性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文以AlxCoCrCuFeNi高熵合金作为粘结相,采用放电等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