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对象为俄语中的表情范畴,理论基础为邦达尔科(А.В.Бондарко)的功能语义场思想。本文以三角形框架理论为主线,以俄罗斯国家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建立表情功能语义场,并通过划分核心表情功能语义场、过渡表情功能语义场和边缘表情功能语义场,使表情功能语义场的展现更加丰富而清晰,并在此基础上将其理论与实践研究运用于俄语教学之中,以丰富和完善俄语教学法,提高俄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俄语学习效果。本文主要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意义。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为论文的理论基础,分为三小节。第一小节主要论述功能语法的产生、发展、流派及主要学者;第二小节主要阐述功能语法的核心概念—功能语义场,着重论述邦达尔科的三角形框架理论;第三小节主要介绍不同学者对功能语义场的分类和结构类型。第二章重点阐述并构建俄语表情功能语义场,分为四小节。第一小节对俄语表情范畴进行界定,并将区分表情性(экспрессивность)与情感性(эмоциональность)等术语。表情性相对于情感性而言,概念更为宽广一些,情感性是表情性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它的一种变体。表情性是语言最普遍的范畴之一,也是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它具备表情功能,可以通过语言的多种形式来体现,是说话人为达到表情性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表达手段,赋予话语内容强烈的表现力,含有明显的形象性和感情色彩。表情性涵盖多种层面,本文通过词汇语义层面表情功能语义场的构建,着重探究词汇语义体系中的表情性功能及表达手段。此外,还将对表情性词汇进行情感分类,将其分为简单情感、复杂情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等。但需要指出的是,每个类别之间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交织重叠。第二小节列举在词汇语义体系中的主要情感词汇,其中包括名词情感词汇、形容词情感词汇、动词情感词汇和感叹词情感词汇。第三小节阐述表情功能语义场中的其他词汇表达手段,具体包括特殊后缀构成的情感词汇、转喻中的转义词语、先例名等的使用。通过表情功能语义场分布图直观展现由近到远的核心区、过渡区及边缘区。核心区的语言表达手段可以最为典型地体现该功能语义场的范畴意义。边缘区的语言表达手段也体现这一功能语义场的范畴意义,但并不典型。从“核心”到“边缘”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并没有绝对的界限;第四小节主要阐述表情性范畴的划分。第三章主要阐述功能语义场在教学中的应用,分为两小节。第一小节主要介绍现代俄语教学中常用的传统语法,虽然传统语法可以让学生比较全面的学习俄语语法知识,对语言输入较为有利,但是在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输出方面存在不足和欠缺;第二小节主要介绍表情功能语义场在俄语教学中的运用。最后得出结论,在不摒弃传统语法的同时,应同时将功能语法理论大力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结语部分阐述文本的结论。俄语中的表情范畴是语言学中最常用的范畴之一,也是语言学最基本的功能之一。功能语义场中的表情范畴可以分为核心区、过渡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包括主要情感词汇;过渡区包括通过变化后缀得到的情感词汇,转喻中的情感词汇,先例名等的使用。将功能语法运用到俄语教学中,可强化语言教学过程的言语根基,促进学习者的言语思维活动,对提升学习者的言语技能、言语感染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现实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