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型输电塔、高功率风力发电机等基础在承受竖向荷载的同时还受到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与直桩相比,斜桩具有更好的抵抗水平-竖向组合荷载的能力,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斜桩桩身倾斜,桩周土应力非轴对称分布,桩-土相互作用关系比直桩复杂。当黄土地基浸水湿陷,对桩基的承载力水平以及桩-土作用关系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斜桩受竖向下压-水平组合作用时的承载变形特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基于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2019JM-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输电塔、高功率风力发电机等基础在承受竖向荷载的同时还受到较大的水平荷载作用。与直桩相比,斜桩具有更好的抵抗水平-竖向组合荷载的能力,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斜桩桩身倾斜,桩周土应力非轴对称分布,桩-土相互作用关系比直桩复杂。当黄土地基浸水湿陷,对桩基的承载力水平以及桩-土作用关系影响十分明显。因此,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斜桩受竖向下压-水平组合作用时的承载变形特性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意义。基于上述工程背景,本文首先展开室内1g未湿陷黄土桩-土模型试验,研究受水平-下压组合荷载作用时斜桩与直桩的承载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桩基先施加下压荷载时,斜桩水平位移大于直桩,斜桩倾角越大,桩身水平位移越大。桩基受水平-下压组合荷载作用时,正斜桩最大弯矩、最大剪力大于直桩,直桩大于负斜桩;正斜桩桩身倾角越大,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弯矩、最大剪力越大,而对于负斜桩,桩身倾角越大,桩顶水平位移、最大弯矩、最大剪力越小。随后开展了室内1g黄土浸水湿陷桩-土模型试验,研究水平-下压组合荷载作用下黄土湿陷后对桩基内力、侧摩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土浸水湿陷后,正斜桩桩顶水平位移增量大于直桩,直桩大于负斜桩;无论是直桩还是斜桩,桩身弯矩、剪力、侧摩阻力均明显增大,桩基有效桩长减小,桩身侧摩阻力中性点下移。其次,通过数值建模方法研究黄土地基中,不同长径比、不同持力层嵌入深度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分析L/D=20/0.5长径比下,黄土湿陷湿陷前、后对桩身弯矩、剪力、侧摩阻力以及桩-土接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竖向下压荷载增加了桩基的承载能力;同一桩长,长径比较小或同一长径比,持力层嵌深度较大的桩基承载力水平更高。桩基受竖向下压-水平组合荷载作用时,正斜桩的极限水平极限承载力大于直桩,直桩大于负斜桩。黄土地基湿陷后,桩身弯矩、剪力、摩阻力和桩土接触压力增加明显,桩前(ZQ)摩阻力中性点下移。最后,建立1×2带承台斜群桩数值模型,研究黄土中斜群桩受水平-下压组合荷载作用时,不同湿陷荷载桩基承载变形特性。结果表明:黄土湿陷荷载越大,桩基水平位移、弯矩、剪力、侧摩阻力越大,两种桩基弯矩、剪力、侧摩阻力分配不均等。
其他文献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有着作为社会公益性服务设施所应具备的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同时作为城市空间及功能体系中的重要支撑系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用。小学规划所涉及的教育用地的合理性、科学的布局对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均衡化配置,资源共享性、满足未来教育发展需求性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咸阳市的城市发展稳步前进,在大西安
我国低纬度岛礁地区常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建筑空调降温需求极大,而当地太阳能资源极其丰富,利用太阳能空调技术是低纬度孤立岛礁地区室内热环境营造的有效手段。同时,孤立岛礁地区处于重要军事战略位置,对太阳能空调设备的快速组装、灵活替换提出了特殊要求;然而现有太阳能空调系统多由传统模式空调改造而成,存在设备分散,组装、替换耗时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孤立岛礁战备设备特征需求。现如今集成模块化技术以其操作简便、组
大空间混凝土(LRC)框架结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广泛运用于大会堂、博物馆、剧场等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大型公共建筑当中。由于此类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建设时期久远、结构老旧、以及使用功能需求的提高,该类建筑是否还具备继续被人们使用的条件,以及是否满足现行规范标准等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同时,LRC框架结构的开间、进深及层高尺寸较大,且往往存在层高突变、局部楼板不连续等建筑不规则情况,使得结构中含有明显的薄弱部位
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是我国现行的招投标竞争的主要方式。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设项目、高度响应业主要求、展示企业实力,择优使用投标策略,合理判断投标文件的编制情况是至关重要。若在投标前期投标单位能在企业内部做到判断合理、优选方案,对项目中标有非常重要的有利影响。所以构建一个响应度高的投标决策体系十分重要,有利于投标单位对前期的风险进行控制并提高中标率。投标报价在项目投标过程影响较大,如何合理使用投标
由于具有施工效率高、机械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等优势,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与传统施工方式不同,装配式建筑主要由预制构件拼装而成,预制构件本身的质量、运输效率以及构件吊装安装质量等,都会导致装配式住宅项目施工进度延迟。因此,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识别、分析、评价装配式住宅项目施工阶段的进度风险,对施工方明确认识项目总体的施工进度风险并加以有效控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基于文献
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冬季气候严酷,采暖需求持续时间长,乡村地区现有采暖措施落后,室内热环境亟待改善。而该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低层建筑居多,可获得较高的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具备发展太阳能采暖的先决条件。太阳能热风供暖系统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不易出现热水供暖系统冻结损坏的问题,适宜在我国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推广应用。根据前期学者研究表明:当地居民具有明显的昼夜差异化活动规律,即客厅与卧室为主要活动空间,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提出,与钢材密切相关领域的“新基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钢材产量的增加将对工厂生产调度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钢厂炼钢—连铸区段生产中,天车因其不受地面环境约束、运行负载高、吊运稳定等特点成为了主要的跨内运输工具,但由于天车调度时需要考虑多台天车同时执行任务的情况,使得传统的人工调度的效率一直不高。为了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针对连铸生
当前人类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线教学不仅是开放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而且已经成为全日制普通大学的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如何提高在线教学的质量也是开放大学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大数据分析相关技术从教学框架设计及学习行为分析这两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构建国家开放大学陕西分部在线教学分析框架,该框架体系包括学习行为测量指标设计、在线教学的数据采集,通过合并、
铸钢件连接的节点属于一种半刚性节点,其倒角可避免焊接产生的应力集中。传统的铸钢件连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导致结构发生不可恢复的破坏,为震后维修带来巨大的困难。自复位结构体系能够有效控制结构的残余变形,使结构在震后不需要或者少部分维修即可迅速恢复使用功能。本文为解决传统铸钢件连接节点存在的缺陷,基于自复位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铸钢件连接的自复位钢框架梁柱节点。该类节点的梁柱通过铸钢
通风空调系统对于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至关重要,随着建筑声环境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噪声的容忍度逐渐降低,通风空调系统噪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通风空调系统噪声并不是单一声源,而是由通风空调机组产生的设备噪声和风管系统产生的气流再生噪声组成,目前对于设备噪声的研究较为完善。风管气流噪声包括经消声器处理后传至管路的风机噪声和管路气流再生噪声,主要集中于风管、各种局部构件以及流速突变的部位。实际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