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从设计到实施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十几年中,课程开发研究在中国取得较大进展,但大学英语课程的研究却相对落后,特别是将大学英语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本研究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指南》)的即将发布作为契机,对上海市四所综合性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开发进行探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其课程开发过程、所涉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指南》受教育部委托,由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制订,并于2015年出台。它是普通高等学校制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进行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开展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依据。在课程设置方面,这份文件倡导灵活性和多样性。本研究旨在回答下列问题:(1)所研院校的课程框架是什么?(2)所研院校如何实施其课程框架?(3)哪些因素影响了所研院校的课程框架及其实施?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文本分析、访谈、课堂观察和田野日志。文本层面,研究者首先对《指南》及其指导性文件《国家中长期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进行了研读,收集了所研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课程说明/教学进度等文件,分析了其使用的部分教材。访谈涉及各校大学英语教学部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包括某些课程组组长)两个层面。访谈合计时长约30个小时,所有访谈录音均由研究者本人逐字转写。个别未录音的访谈由研究者整理访谈稿供访谈对象确认。课堂观察层面,每所学校至少观摩三个教师的教学(具体人数视各校课程复杂程度而定),每人最少为两个课时。为了对课堂观察的呈现更为清晰并更便于讨论,仅选取一个教师的课堂观察数据进行了呈现。其他教师的课堂观察数据融入田野日志。除此之外,田野日志也包括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和学生的各种“非正式访谈”数据。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数据来自访谈,访谈转写文字合计近30万。对数据的编码主要采取扎根理论的方法,进行三轮归纳式编码。所产生的类属关系用作描述个案院校的脉络,理论构建和分析在最后一章完成。本研究对三个研究问题的回答如下:(1)在课程目标方面,大部分个案学校在基础/必修阶段重视英语运用能力,有院校强调通过四级考试这一目标。选修/拓展阶段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目标在某些个案中等同于课程目标,通常由大学英语教学部或具体的课程组制订,整体而言较为宽泛、笼统。各校课程体系通常为“选修+必修”或“基础+拓展”,但这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生,因为个别院校中基础较差的级别没有选修或拓展课。所有个案学校的课程均覆盖《指南》规定的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模块,但只有通用英语阶段课程进行分级,跨文化交际内容被认为可以与通用英语合并或者对应选修课中的文化类课程。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特别是学术英语有不同解读甚至是混淆,这类课程通常不分级,要么在必修阶段针对一小部分学生或绝大部分学生开设,要么放在选修阶段。学术英语的内容层面出现了不同学校选择的教材相同但定位不同的情况,比如选用同样的教材,有的学校将其称为通用学术英语,而有的将其称为专门学术英语。对专门用途英语的另一个模块职业英语也有不同解读,有管理层认为其应由各专业院系开设,有的认为这类课程应由三年制大专院校开设。总之,各院校当前的课程设置更多基于对本校实际情况的认识,与《指南》的规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匹配。(2)各院校的课程实施从两个方面进行,即“项目实施”和教师的课堂实施。前者指为使教师课堂教学更有效的集体行为,比如集体备课等内部沟通形式。各个院校对此操作程度不同。教师课堂层面的课程实施呈现明显的个性化倾向。作为本研究关注点之一的教学目标主要由教师个人诠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意性。(3)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是多重的。课程设计的影响因素包括情景因素和社会因素,前者如学校(主要为教务处)、其他院系、教师、学生、评估,后者如政策文件、其他院系和国外经验。这些因素可能直接影响课程设计,比如教师的专长影响选修课的开设,自上而下的命令也可能以不同形式影响到课程设置,但通常这些因素通过影响大学英语管理层的认知而间接起作用,管理层处于整个决策的核心。教师层面的课程实施受到外因和内因影响,前者指学生、同事、时间和班级规模,后者指其对于教学目标/重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所授课程、测试的认知,以及个人的反思、学习和经历等。教师的认知尽管有不同来源,但可通过反思和学习进行调节,而同事可作为其反思和学习的重要来源之一。文中对上述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图表形式进行了呈现。基于研究结果和解读,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开发符合动态系统理论的主要特征。依据研究结果,文章对大学英语课程开发的相关利益方提出建议:教育部课程政策制定者应加强与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部特别是管理层的沟通,传达其指令,并使之尽量清晰;各高校应整体协调大学英语教学部与各专业院系的合作,并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资源支持,应保证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应改善教师评估机制;大学英语管理层作为整个决策的核心,在决策中应充分考虑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更多融入教师的参与,加强有效沟通,获取更多智力支持,并善于利用评估,使本校的课程建设和实施更加动态、开放、有效,应加强校本教学目标的研究,使其更加清晰、具体,并加强内部沟通和学习,以此作为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本人要主动增强反思和学习意识;教材编写者要吃透政策文件,内容选择和难度控制上应更加科学、谨慎,满足学生的课程输入和水平,教材审核也应加强;同时,各院校在教材使用和内容选择上应更加个性、科学并更富针对性,应更加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清朝两江地区主要指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是“《禹贡》扬及徐、豫三州之域。”其地势形势险要,幅员辽阔,且人口众多,财富“甲天下”,是清廷重要的战略及财赋要地。因此清政
<正>1、淡水鱼的简单介绍广义上来讲,淡水鱼是指能生活在含盐量在3‰的淡水中的鱼类,狭义上来讲,淡水鱼是指鱼苗阶段、成鱼阶段均生活在淡水中,甚至一生都在淡水中度过的鱼类
十五年过去了.再次翻开张雨生的图册.几乎每一张照片里都有温暖的笑容.就好像在镜头定格的前一秒,他正在经历无比快乐的事情,或许这正是害怕别人冷眼的他向外界输送温暖的方式。除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和房屋等资产价格的变动对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经济和消费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引起各国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中国自1998年住房制度市场化改革以来,房地产
本文以当今社会特有的以影造物的设计形式为切入点,以该设计的主要载体摄影图像为研究对象,从设计实践、文化理论和具体案例三个方面,探讨了摄影图像的隐形语法及其争议。本文认
元代著名诗人、方外之士张雨,关于其生卒年岁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生年有两种说法,即至元十四年(1277年)、至元二十年(1283年).关于其卒年,有五种说法:至正六年(134
会匪问题是影响清政府对基层社会实施有效控制的一大痼疾。赣南会匪问题实质上是清中叶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凸显的经济问题,政府打压控制与会匪滋生蔓延呈现出反相关系,其主要
长期以来,水处理中使用的絮凝剂主要是无机的铝系、铁系和合成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有关研究表明,从饮用水中摄入过多铝离子的人群中,老年性痴呆症的患者比例较高。铁盐絮
政府补助主要是对企业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价格低于成本的一种补偿。而《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对此在账务处理、报表列示不同。按照财税[2011]70号文件的规定,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