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绿粘帚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及抗菌活性成分分离鉴定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微生物防治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一株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绿粘帚霉RCEF4099菌株的次生代谢产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RCEF4099菌株发酵液的抗菌活性与抗菌成分。主要内容包括:菌株部分生物学指标测定;抑菌试验;有利于活性成分产生的发酵条件优化;菌株抑菌机理初探;室内盆栽试验;活性物质的分离与结构鉴定。对RCEF4099菌株的生长速度和几丁质酶活性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菌株RCEF4099的直径,可以看出菌落的生长速度较快,其中第四天的生长速度最快,第五天直径即达到了9cm。共测定8天菌株RCEF4099的几丁质酶活性,几丁质酶在第2天开始表达,第7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绿粘帚霉菌株RCEF4099分别与辣椒灰霉、小麦赤霉、玉米小斑、小麦纹枯、棉花枯萎、苹果炭疽、油菜菌核、水稻纹枯8种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对峙试验和杯碟法抑菌试验。综合两种抑菌实验方法,得出绿粘帚霉RCEF4099对辣椒灰霉的抑菌效果最好。本研究以抑菌活性为指标(抑菌圈大小),比较不同的营养性因素包括碳氮源、无机盐及不同的非营养因素包括种龄、接种量、装液量、摇瓶的转速对活性物质产生的影响,最终筛选出RCEF4099菌株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如下:RCEF4099在装液量40/ 100 ml (V/ V) ,接种量10% (V/ V) ,培养时间5d,摇床转速160 r/ min时活性最强;发酵培养基的成分为:4%葡萄糖、0 .5%白砂糖、1.5%干酵母、0.02%K2HPO4。对RCEF4099菌株发酵液的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转接6代之前,活性稳定,第10代的抑菌圈直径仅比出发菌株减少了1.7mm。RCEF4099菌株发酵液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通过粘帚霉发酵液对辣椒灰霉的孢子和菌丝生长形态两方面的影响来探寻绿色粘帚霉RCEF4099的抑菌机理。RCEF4099菌株的代谢产物对辣椒灰霉病菌孢子的萌发有极强的抑制作用,经处理后孢子萌发畸形的比率较高,对病原菌的菌丝也同样有致畸作用。室内盆栽实验结果表明: RCEF4099菌株发酵液对辣椒灰霉病有较高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都在76%以上。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的处理及相关理化试验,确立了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发酵液50℃浓缩至原体积的1/5,加入3倍体积95%乙醇(乙醇终浓度为75%)醇沉两次,弃沉淀并脱醇后,以丙酮为萃取试剂,按2:1的体积比分两次萃取,取丙酮相,浓缩至干,即得到活性物质的粗提品。本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粗提物,同时收集流分进行活性测定,确定活性组分的大致部位,进而对活性流份进行HPLC-MS分析。初步可以推断出发酵液的活性组分是1,3,5,7-环辛四烯,分子量为104,分子式为C8H8。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地球上所有生命必须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之一,更是紧缺的战略资源。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城镇化水平不断
萼脊兰为兰科(Orchidaceae )萼脊兰属(Sedirea)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因其花色清丽,香味芬芳,观赏期长,养护简单且耐寒,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兰花的传统繁殖方法主要是将兰花分株繁殖,繁殖速度慢,不少品种在栽培条件下很少结种子。同时由于兰花的种子极小,且胚发育不完全,因此不易发芽,必须借助共生的菌类供给养料才能萌发。萼脊兰因其种子极为细小,胚未分化,不含胚乳,萌发率很低。随着
隧洞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小间距隧洞逐渐成为了隧洞工程建设发展的新方向,小间距隧洞的岩柱厚度一般是处于连拱隧洞和双线并行隧洞之间的,其宽度要小于1.5倍的隧洞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锈蚀是导致结构耐久性降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自然条件下,内部钢筋一般发生不均匀锈蚀,最终导致梁试件承载力下降,结构面临耐久性破坏。因此对已有锈蚀结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