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产业结构变化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快速,各国的经济、城镇化也都在持续发展,导致能源资源消耗不断增加。而在能源和资源消费的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逐年的增加,致使全球气候在变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所以,各国在环境问题领域达成了某些共识,如要降低温室气体的产生、要积极探索人类经济活动的低碳化发展模式。各国能源消费构成、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污染释放物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国的产业结构层次决定的。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能源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下,碳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都说明产业结构发展的层次低。产业结构层次越高,能源消费会减小,第二产业占的比重也相应降低,碳排放量也随之下降。从最新的研究成果知,各国产业结构的构成状况对碳排放的影响相当大,要实现碳排放下降的目标,重点是各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但是目前针对分析云南地区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文献较少,因此,在低碳约束下,该研究对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云南三次产业结构与碳排放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碳排放的脉冲响应结果知:从长期看,第一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有利于碳排放的减少;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来自第二产业变化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均表现为负面抑制作用,说明随着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碳排放在不断减少;从短期看,云南第三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为先增加后减少,从长期看,第三产业促进碳排放增加,但冲击程度不相同。由碳排放的方差分解知:长期来看,云南碳排放变化除来自自身的影响外,第一产业来源最小、第二产业来源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应该大力促进二、三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减少对碳排放来源的影响。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分析云南产业发展与碳排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云南产业与碳排放协调发展的建议。
其他文献
菌类是人民大众普遍喜欢的食物, 其中就包括金针菇、 杏鲍菇等菌菇.培养杏鲍菇通常都是以杏鲍菇菌种为材料, 然后处在适宜生存的环境内, 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温度的影响, 本文
广东省乐昌市矿床主要呈显出脉状,研究区域矿床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浅变质岩系的浅变质泥质砂岩、石英砂岩的硅化断裂破碎带内。本文通过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空间产出位置
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使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造成资源损失和人体身心健康的损害,颗粒物污染防治成为当前大气污染治理急需解决的问题。园林植物具有消减大气颗粒物污染,改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本文论述了抗浮水位确定时日常争议较大的几个问题,如抗浮水位确定与场地周边道路、地坪标高的关系、抗浮水位与地下水水量大小、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的出露状况等关系,并通过工程实例佐证本文的相关结论。
该文试验了植酸对黄酒糖化发酵菌种的影响及在除浊工艺上的应用.结果表明,植酸能促进菌种生长发酵,增加发酵产物,缩短发酵周期;植酸能改善黄酒质量,提高出酒率及原料利用率;
桥上矿区位于湘东北扬子准地台南缘,江南地轴中部连云山穹断带北西缘.冷家溪群第四岩组是该矿区出露地层,矿区中有两组断裂,一是北东向,二是北西西向,北东向断裂带在成矿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化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为电气工程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