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不均衡分布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世界各国生产力形成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中国产业布局特点,引导港城产业集聚是培育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最佳切入点和突破口,对港口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起到重要的支撑带动功能。透视国内外港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引进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港城产业集聚日益成为港口城市“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关键举措。但是,沿海各省(市)纷纷出台的海洋经济及产业发展规划具有明显的结构趋同倾向,存在过度竞争、资源浪费的巨大隐患。本文通过理论回顾,深入分析中国FDI、对外贸易发展及产业集聚的客观现实和相关研究,揭示FDI、对外贸易的港口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之上,从规模变化、地区差异、产业倾向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FDI、对外贸易与产业发展的现实特点;基于经典的产业集聚模型,以FDI和对外贸易为视角,构建本文的实证模型。文章将产业划分为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石油化工、钢铁工业、装备制造、能源产业7个大类,利用沿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2000-2012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GMM估计方法,实证了FDI、对外贸易的港城产业集聚效应;文章在对比分析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FDI、对外贸易和港城产业集聚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实证结果表明:(1)港城产业集聚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性”,当期集聚水平受上期影响显著。(2)FDI、对外贸易对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同:FDI对港城食品加工业、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纺织服装业、钢铁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外贸易对港城石油化工业、装备制造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食品加工业、钢铁工业、能源产业集聚有抑制作用。(3)FDI和对外贸易在促进港城食品加工业、能源产业集聚中具有显著的互补作用,而在影响木材加工业集聚中具有显著的替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