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中多次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培养问题意识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从上世纪80年代“问题解决”传入我国以来,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但是,这些研究缺乏对农村初中生问题意识现状的关注,因此缺乏对农村初中数学教育实践有针对性的策略。基于此,本研究通过问卷、测试、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初中生问题意识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对提出数学问题缺少自信及相应技巧,提出的问题主要是问题集中在解答推理过程,对于数学知识来龙去脉、思想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提问的目的只为了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没有想要自己独立提出创新问题的意识,在遇到问题时,大部分学生选择向同学提问,提问的方式大都是询问题目的解法,而对如何想到解法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则不予深究,对问题的解答能够听懂的则不去深挖、反思,对教师和教材很少提出质疑,缺少怀疑批判的精神。学生缺少对于提问的和谐、民主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学生问题意识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培养农村初中生问题意识的对策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