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认证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制度创新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ys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历来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再加之经济基础薄弱,因此该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能否兼顾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在西北地区生态建设的过程中,采取的多为退耕还林(草)等各种植被恢复措施。由于各种植被生态性能的差异,使得在西北地区林草恢复过程中植被种类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造林效果,进而影响到生态效益。本文从西北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出发,提出了在西北地区实施生态认证的观点。详细论述了生态认证的概念、实施必要性、可行性和具体操作办法等多方面,将西北地区划分为四个生态功能区,并以安塞县坪桥镇为例,选取当地五类植被(经济林、大棚菜、草本、农作物、退耕林),通过野外实证调查和层次分析法(AHP)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生态认证植被等级评价模型,将所选植被在该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性能进行评级,在理论上为当地生态建设提供导向,从而适时调整不利于生态恢复和重建的策略,最终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着手,选择了7个植被生态性能评价指标和3个植被经济性能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认证植被等级评价模型,运用野外实证调研和层次分析法并结合数理统计方法,对植被的生态性能和经济性能进行了评价,最终得出植被在某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认证等级。(2)根据生态认证结果分析,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区中,经济林的生态性能最好,第二位为大棚菜,第三位为草本,第四位为农作物,位居最后的为高大乔木组成的退耕林。(3)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区中,所选择的12种植被类型其评价结果为:大棚菜:黄瓜——一级、西瓜——二级、番茄——二级;退耕林:洋槐——二级、杨树——三级;农作物:黄豆——二级、土豆——二级、玉米——三级;经济林:苹果——一级、枣树——一级;草本:沙打旺——二级、鸭茅——二级。(4)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区中,三级的植被范围比例不得超过25%或者可以实行三级植被与一、二级植被混种或轮种,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三级植被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生态认证是西北地区生态环境重建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在现有管理体制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对于生态环境重建对策的进一步创新和补充。(1)对于生态认证的实施必要性、可能性及具体实施办法进行了详细论证。(2)建立了植被生态认证等级评价模型。(3)选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区中5类12种典型植被进行生态认证评价,并针对该区的植被种类选择及种植模式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在英语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中,英语写作技能在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纵观全疆近4年的高考英语作文,学生的平均得分不容乐观。英语写作的现状不尽人意,学生的错误层出不穷。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84例患者作为此次探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浙江产药材落新妇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岩白菜素的含量,色谱条件:YMC-Pack ODS-A(5μm,250×4.6mm)HPLC色谱柱,乙腈-0.03%磷酸溶液(15∶85)为流
通过对拌合站实时监控系统工作原理、流程以及称量系统校验进行研究,得出一套混凝土拌合质量实时监控系统的工作体系,结合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了高性能混凝土的
贵州省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在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生态产业建设是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产业的选择与发展模式构建对保持与巩固石漠化治理
石墨烯作为一种性能良好的纳米材料,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更多的往往是石墨烯复合材料。由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将不同性能的材料与石墨烯结合可
目的观察应用甘特图原理在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作用,提升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进度管理水平。方法明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活动的内容和进度要求,根
研制多分量地震监测系统AETA(acoustic&electro-magnetic testing all in one system)。在云南、四川、西藏、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区的现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大区域密
目的探讨一次采样同时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氟化氢、氯化氢、磷酸和硫酸的方法。方法以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作淋洗液和样品吸收液,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样,经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
【正】 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日两国军队的首次大规模作战,对整个战争影响很大。本文拟就平壤战役的经过及失败原因略作论述。一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