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开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趋势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评价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区域间发展差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首先,阐述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是以循环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的,是建立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的系统的经济体系,遵循了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和因地制宜原则。主要的发展模式有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模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模式及高优农业发展模式。其次,在理论指导下,考虑了广东省农业特点,构建了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遵循了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指标体系的框架分三个层次,顶层为综合评价指标,第二层为分类指标,由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4类指标组成,底层由13个具体的单项指标组成。再次,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别对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做了实证分析。纵向评价方面,选取了广东省1995年到2008年14年的指标数据,对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做了定量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995年到2008年间,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呈波动上涨趋势,经历了探索期、暂时倒退期、稳步发展期和持续快速发展期四个阶段,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横向比较分析方面,对广东省各地级市2008年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分、排序,并按照珠江三角洲地区、粤北山区、东西两翼三个区域划分,对三个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区域差异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发展最好,粤北山区次之,东西两翼最后,并进一步的对每个区域各类指标的发展程度进行了比较,分别按四类指标对三个区域的发展程度进行了排序。最后,根据结论分析,提出了广东省今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针对横向分析结论,广东省应攻克薄弱环节,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稳步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促进节能减排,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土地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加快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推动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针对横向分析结论,广东省应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施区域差异化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