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中的预设触发语,我们首先对学界有关预设及预设触发语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然后提出我们对预设及预设触发语的理解,再详细研究四个预设触发语的个案。全文共七章,各章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把预设及其触发语的研究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语义预设阶段、语用预设阶段以及多元发展阶段。我们综述了学界对预设及其触发语的研究概况,也讨论了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此外我们还讨论了论文选题的价值、文章主要内容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预设及预设触发语相关理论问题。本章针对学界长期以来争执不下的“否定检验法”的问题,否定了从否定检验的角度定义预设的做法。本章讨论了预设的定义,预设是“句子的背景意义”,预设是一个语义概念。本章还讨论了预设触发语的定义及特征,并对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形式是否为预设触发语做出分析。我们认为时间状语从句、比较结构、问句等不是预设触发语,现代汉语的预设触发语包括某些动词、某些副词、重音、“了2”、某些复句关联词语等。最后我们以有定词语为例,讨论了在预设触发语判定过程中,要依据预设触发语的特征,要注意区分预设触发语和体现预设的成分,我们认为有定词语并不都是预设触发语,有定词语“这/那+名”中的“这/那”是预设触发语。第三章,触发预设的指示代词“这/那”。本章讨论了指示代词“这/那”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认为用于“指示”“替代”的“这”可以触发预设,而用于“话语关联”“填补”的“这”均不能触发预设。本章认为用于“指示”“替代”的“那”可以触发预设,用于“指类”“填补”的“那”则不能触发预设,而用于“复指”的“那”有些可以触发预设,有些则不能触发预设。本章还讨论了指示代词“这/那”触发预设的语法条件,在某些语法条件下,“这/那”不能触发预设。第四章,触发预设的动词。学界从意义的角度给触发预设的动词分类,会导致分类的不可穷尽列举以及类与类之间的交叉。本章针对这一现象,摒弃了从意义的角度定义触发预设的动词小类的做法,从功能的角度把动词分为“叙实动词”、“含义动词”、“状态变化动词”三类。动词触发预设也有其特定的语义条件和语法条件。第五章,触发预设的确认类副词。本章提出触发预设的副词除了重复义副词、叙实类副词之外,还有一类确认类副词,该类副词触发“有人曾有某个观点”的预设。确认类副词有肯定的,如“确实、果然、真的”等,也有否定的,如“并”。最后我们分析“多少”触发预设的功能,讨论确认类副词“多少”的词义。我们认为确认类副词“多少”可以触发预设,是否定确认类副词。第六章,触发预设的副词“又”。本章认为副词“又”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触发预设,当“又”表“重复”“添补”时可以触发预设,当“又”表示“转折”“加强语气”“相加”时不能触发预设。这些是“又”能否触发预设的语义条件。另外即使是符合语义条件的“又”,如果处在某些语法条件下,也不能触发预设。第七章,结语。本章对全文做一个总结,指出全文的创新之处及主要结论。本章也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以后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综上,我们对预设触发语做出了一些理论探讨,也讨论了一些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的实例,希望本文能对预设触发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