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杯芳烃具有与冠醚、环糊精类似的洞穴空腔,通过控制苯酚的数目可以调节其大小,是典型的主体化合物,它被认为是继冠醚、环糊精之后的第三代主体化合物。从1997年开始,一种用硫原子取代亚甲基做桥的硫代杯芳烃从传统杯芳烃中脱颖而出,桥联硫原子的存在使硫代杯芳烃具有一些优异的特征。例如在配位化学研究中,桥联硫原子本身可以参加配位,这是传统杯芳烃所没有的。另一方面,西佛碱是金属配合物研究的最常用配体之一。如果我们将硫代杯芳烃与西佛碱相结合,相信将会使得金属配合物具有新的发现。因此,我们开展了以对叔丁基硫代杯芳烃为平台的多功能西佛碱配体的合成,多核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金属配合物性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实验结果:1、以对叔丁基硫代杯[4]芳烃为原料,首先和3-溴丙基、4-溴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在碳酸钾作用下分别合成了全取代的对叔丁基硫代杯[4]芳烃的邻苯二甲酰亚胺醚类衍生物,接着肼解得到伯胺类衍生物、最后和水杨醛、2-吡啶醛、3-吡啶醛、4-吡啶醛、2-羟基-1-萘醛反应生成相应的Schiff碱类衍生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X-单晶衍射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了三个代表性化合物的单晶分子结构。2、以对叔丁基硫代杯[4]芳烃为原料,首先和O-氯乙基香兰素、O-氯丙基香兰素、O-氯乙基水杨醛、O-氯乙基对羟基苯甲醛在碳酸钾作用下分别合成了全取代和单取代的硫代杯芳烃氧代芳醛衍生物。接着与甲基和苄基肼基硫代甲酸酯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硫代杯芳烃肼基硫代甲酸酯类Schiff多齿配体。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Ray衍射法测定其中三个硫代杯芳烃氧代醛衍生物的单晶分子结构。3、以硫代杯芳烃母体和硫代杯芳烃Schiff碱衍生物为多齿配体,研究了它们与过渡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硫代杯芳烃多核金属配合物。并测定了其红外光谱,用单晶X-Ray衍射法测定其中两个杯芳烃的单晶分子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