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外部约束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tao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的《招标投标法》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招标投标市场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招标通过工程招标代理机构来实现。但是在推行招标代理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招标投标市场的问题,其中包括了招标人的逆向选择问题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招标人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展开分析,从总体上指出解决工程招标代理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的思路是建立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外部约束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   接着,通过构建基于招标代理外部环境的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外部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招标人的逆向选择问题。该外部约束机制包括了确定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应具备的资格条件的市场准入制度,具备“优胜劣汰”作用的市场选择机制以及具有“长期效应”的声誉机制。   然后,运用“决策树”建立模型分析了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结论显示引入激励与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道德风险问题,并依此提出从报酬激励机制与监督机制两个方面构建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内部激励机制。在报酬激励机制方面,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招标代理合同中报酬支付的激励模型,包括预算报酬激励模型以及线性与预算相结合的报酬激励模型。运用Matlab软件对两个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他们的适用情况展开讨论。在监督机制方面提出在招标投标阶段引入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对招标代理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   最后,对工程招标代理机构的绩效考评进行研究,构建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以及基于熵权优化的绩效考核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个算例说明如何依据绩效考评结果,运用预算报酬激励模型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报酬激励,实现招标目标。
其他文献
近年来,在各种公共场所的人群聚集活动越来越多,各种事故和紧急事件频繁发生,直接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故对于大量人群聚集的场所,应预先对人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取和存储海量数据的能力迅速提升,数据挖掘(Data Mining)知识在此背景下产生,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Spatial 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