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交通碑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南地区北衔秦岭,与关中相望;南依巴山,与四川、重庆、湖北相邻;西接甘肃、四川;东连河南、湖北。地形复杂,河流纵横、沟渠交错,人们为了生产、交通、商旅往来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此过程中留下了各类文献记录,其中碑刻摩崖是这些记录文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实物资料。截至目前,实际调查统计出来的陕南交通碑刻共有69方,其中汉中市18方、安康市46方、商洛市5方。内容包括了道路、津渡、桥梁、法规、告示、义渡等类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方面。碑刻既有官方修造又有民间修造。修造原因有叙事、颂德和传承美德的需要、也有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有交通发展需要等共同促使了陕南交通碑刻的建造。陕南碑刻数量较多、数目不清;保存欠缺、损坏严重;管理不善、利用不足等现状。保护工作责任重大,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碑刻实物本身的保护,另一方面更应该加强对碑刻文字的保护工作。陕南交通碑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史料价值,同时不乏书法艺术价值,对于我们考究历史、存史资政、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研究古代陕南交通的兴衰、陕南与关中关系,陕南、陕西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地理地貌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资料参考价值;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陕南、开发陕南、振兴陕南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陕南交通碑刻的价值,渴望有关部门做好对碑刻的保护工作并能加以利用。
其他文献
根据梁格法相关理论,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根据T梁通用图建立3×30 m先简支后连续T型梁桥模型,计算各种支座病害对桥梁结构受力的影响,模拟的病害类型主要
以 198 5年~ 1998年研制的治疗胸痹病中药 (三、四类 )为对象进行统计研究 ,指出了中药在药理和临床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相应的提出了改进建议
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是中国当前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首要诉求。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建立起合适的制度设计。通过中韩两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制度设计方
大学语文在高等学校发展历程中所承担的人文精神教育功能及作用是特殊的。大学语文课堂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挖掘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蕴,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