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属植物山奈素苷的鉴定及其对花粉管伸长和种子数量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ran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Malus)是一类重要的栽培果树,其含有的类黄酮化合物不仅影响花果色泽,也参与调控了植物生长发育和对逆境胁迫的抵御。本研究利用不同花色基因型的苹果属植物,在分离鉴定出3种山奈素苷化合物的基础上,分析了花中类黄酮含量与果实种子数量之间的关系、不同类黄酮化合物之间的竞争合成及调控机制,以及山奈素苷对种子数量的影响机制,进一步丰富了苹果属植物类黄酮代谢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结果如下:
  1.苹果属植物花不同组织中山奈素苷与花色苷含量呈负相关,与果实种子数量呈正相关。
  通过多种色谱手段,从苹果属花瓣分离纯化出3个山奈素苷化合物,经过液相-质谱联用和核磁共振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山奈素-3-木糖苷(kaempferol3-O-β-xylopyranoside)、山奈素-3-阿拉伯糖苷(kaempferol3-O-α-arabinofuranoside)和山奈素-3-鼠李糖苷(kaempferol3-O-α-rhamnopyranoside)。通过分析14个基因型苹果属植物不同组织器官发现,山奈素苷主要在花中积累,在叶片和果实中含量极低。并且,白花基因型花瓣、雌蕊和雄蕊中积累相对更多的山奈素苷和较少的花色苷,红花基因型则积累相对更多的花色苷和较少的山奈素苷。将花中花色苷和山奈素苷的含量分别与果实种子数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花色苷含量与种子数量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为ρ=-0.868,山奈素苷含量与种子数量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为ρ=0.642。在皇家嘎啦(Malus domestica ‘Royal Gala’)中过表达MdMYB10,果实种子数量显著下降。
  2.类黄酮3’-羟化酶(F3’HII,flavonoid 3’-hydroxylase)和黄酮醇合成酶(FLS, flavonol synthase)调控了苹果属植物花中山奈素苷和花色苷合成之间的竞争。
  通过分析苹果属植物类黄酮合成途径关键基因F3HI、F3HII、FLS、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dihydroflavonol 4-reductase)、花色素合成酶(ANS,anthocyanidin synthase)和UDP-单糖:类黄酮糖基转移酶(UFGT , UDP-glycose: flavonoid 3-O-glycosyltransferase)在花3个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果实中的表达量发现,在花发育早期,与红花基因型相比,白花基因型中F3’HII表达量相对较低而FLS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发育后期,两类基因型之间的基因表达无明显差异。此外,F3’HII和FLS在两类基因型的叶片和果实中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组织部位的基因表达发现,F3’HII在花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叶片和果实中的表达量,FLS则相反。过表达MdMYB10皇家嘎啦的花中,MdF3’HII的表达量显著提高而MdFLS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此同时,转基因花中积累相对更多的花色苷和较少的山奈素苷。在GL3苹果中干扰MdF3’HII的表达,转基因叶片中山奈素苷含量显著提高,而MdFLS的表达不受影响。在拟南芥野生型(Col-0)和F3’H突变体(tt7)中过表达MdF3’HII均提高了其叶片和花序中槲皮素/山奈素的比值。这些结果都表明,F3’HII和FLS调控了不同基因型苹果属植物花中山奈素苷和花色苷合成之间的竞争。
  3.山奈素苷通过调控花粉管的伸长,从而影响了苹果属植物果实的种子数量。
  人工授澳洲青苹(M. domestica ‘Granny Smith’)花粉后,对比分析野生型皇家嘎啦和过表达MdMYB10转基因株系花柱中花粉管的伸长情况发现,花粉管在MdMYB10过表达的花柱中的伸长速度显著慢于在野生型中的伸长速度。在生长培养基中外施不同类黄酮化合物处理不同基因型苹果属植物的花粉4h后发现,槲皮素苷和花色苷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而山奈素苷,尤其是山奈素-3-鼠李糖苷,则显著促进了花粉管的伸长。通过转录组和定量表达分析发现,山奈素-3-鼠李糖苷调控了苹果花粉管伸长相关基因,如:热激蛋白基因、小GTPase和MAPK信号相关基因、微管运动基因等的表达。并且,外施山奈素-3-鼠李糖苷显著提高了花粉管尖端的Ca2+的富集,且这种促进作用在同时外施Ca2+螯合剂EGTA时消失,且花粉管伸长受到显著抑制。这表明山奈素-3-鼠李糖可能通过调控上述基因的表达和Ca2+信号通路影响了花粉管的伸长。在红花基因型亚当海棠(M. ‘Adams’)和绚丽海棠(M. ‘Radiant’)的雌蕊柱头上外施山奈素-3-鼠李糖苷,果实种子数量显著增加。进一步使用拟南芥F3’H突变体(tt7)过表达MdF3’HII后,发现其种子数量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这些结果都表明,山奈素苷通过调控花粉管的伸长影响苹果属植物果实的种子数量。
其他文献
学位
骨结核引起的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口服或静脉注射结核治疗药物以及手术切除病灶部位。然而,药物治疗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手术切除病灶则会造成骨缺损。基于此,本论文利用介孔空心Fe_3O_4纳米颗粒(MHFPs)的载药能力及其磁响应性,提出一种响应性药物缓释体系用于骨结核治疗。通过在手术切除部位植入载有抗结核药物的载体,药物可在交变磁场(AMF)下实现
半结晶芳香族高分子材料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简称PEEK)发展迅速,因为其弹性模量与人类骨骼弹性模量匹配度极高,拥有X光可透射性,且生物相容性优异,目前成为骨外科手术中最常使用的植入性替代材料之一。但聚醚醚酮物理力学性能与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相比,存在明显的不足,限制了其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更广泛的发展应用。将粒径小于100 nm的无机纳米粒子填充到聚醚醚酮基体中,可
学位
界面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两相的过渡区域,具有与相邻的相完全不同的性质。界面的组成不同于相邻的相,界面上的分子或原子在相邻的相的各种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有序的结构。许多生化过程通常是发生在界面或表面上,因此表界面是科学界一大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二次谐波产生(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和和频产生(sum frequency generation, SFG)都是二阶
随着骨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上被用来修复骨缺损的应用越来越多。支架是骨组织再生的三大要素之一,理想骨支架应具备生物可降解性和合适力学性能等特性。聚乳酸是一种常用的医用可降解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已被广泛应用。鉴于体内降解实验不确定因素多、周期长、花费大、动态降解过程难检测等特点,利用数值仿真来探索聚乳酸骨支架的降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考虑到聚乳酸支架植入人体后的力学环境,本文旨在建立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基因表达差异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有着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传统基于样本整体的转录组信息仅能展现细胞群基因表达的平均水平,掩盖了细胞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因此研究样本中单个细胞的转录组数据可以获得更加全面的信息。现有常用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根据其建库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逐个细胞建库的测序技术和基于标签混合建库的测序技术,两种方法各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前者操作繁琐
现场快速检测是一种能在现场取样后较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的检测方法。现场快速检测不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以及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是目前医学检测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场快速检测可以促进个性化医疗、精准医疗的发展,推动健康医疗事业在欠发达地区的深入。然而,现阶段的现场快速检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及缺陷,例如:简化设备的同时能否保证检测的灵敏性和准确率,临床样本中待测物的检测范围过小或是受到其他信号的干扰,
苹果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栽培果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苹果果实的内在品质衡量着苹果商品性的优劣,有机酸是决定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苹果在采后贮藏过程中有机酸含量逐渐下降导致贮藏后期果实风味变淡,极大地降低了果实的食用品质。苹果酸是苹果果实中的主要有机酸。至今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苹果发育过程中苹果酸积累的遗传及分子机制方面,对采后贮藏过程中苹果酸的代谢及调控研究较少。铝诱导苹果酸转运体基因Md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