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指标的变化,观察祛脂愈肝颗粒对NASH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比较NASH患者中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P)、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分析祛脂愈肝颗粒对NASH患者脂联素、白介素-6的影响,探讨其治疗NASH的作用靶点及机制。 方法:纳入符合本次入选标准的60例NASH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在饮食、运动等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中药组给予祛脂愈肝颗粒治疗,西药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对入选患者初诊及治疗后第90天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ADP及IL-6水平变化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ALT、AST、GGT、TG、TC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ADP水平均有显著升高,且中药组较西药组升高更明显。 2、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IL-6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中药组较西药组下降更明显。 3、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ALT、AST、GGT均有显著下降,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 4、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G、T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中药组治疗后TG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 结论: 1、脂联素、白介素-6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2、祛脂愈肝颗粒可以有效减轻肝脏炎症、调节脂质代谢,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白介素-6水平。 3、祛脂愈肝颗粒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有效方剂。其机制与影响脂联素、白介素-6的表达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