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1118),以太学生赐第。南渡后,历官中书舍人,文采声华,倾动一时。秦桧恶其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后起知严州、宁国、平江三郡。官至敷文阁待制。事迹见《宋史翼》卷二七。著有《灊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庆元间刊行,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裒辑编次为三卷。另有《猗觉寮杂记》二卷,上卷为诗话,下卷杂论文章史事,颇有见地。今存明小草斋抄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录其词三首,《全宋诗》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四一四九收其文。朱翌仕途坎坷,几遭贬黜,中年忤秦桧,长期谪居,遂无意仕途,寄情山水,有意为文。朱翌交游广泛,留有大量酬唱、赠别诗。与张焘、陈与义、张孝祥、洪迈兄弟及曾几等人皆有酬唱或次韵诗作流传至今。他晚年卜于鄞县,生活困顿,作大量感怀诗及生活闲事诗。宋代文化或文学家族众多,以朱翌为代表的朱氏文学家族即是其中之一,家族成员普遍能文。其父朱载上,尝从苏轼、黄庭坚游。朱翌承绪家学,而才力又颇富健,著作有元祐遗风。其诗歌创作笔力排奡,伟丽伉健,与宋室南渡后诗坛的平易啴缓之音、牵率潦倒之习迥乎不同。喜好以成语属对,妥帖自然。其长子朱軧,次子朱辂,季子朱辅亦当时俊彦。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考述朱翌的生平、著述及交游。本章主要是概述朱翌的生平、仕履,以及朱翌与地方官和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游情况。第二章考述以朱翌为代表的朱氏文学家族。朱翌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倾向深受其父亲朱载上的影响。而朱载上曾经与苏轼有一段交往的经历,苏轼对朱载上的诗歌作品有很高的评价。朱翌长子朱軧,次子朱辂,次子朱辂,承其家学,普遍能文。第三章论述朱翌的文学创作。该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着重论述朱翌的散文、诗歌、词的艺术特色,对《猗觉寮杂记》这本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概述其诗词的主题取向及诗词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诗学观。主要从表达政治主张、阐述诗学观和抒发人世感慨等方面来论述朱翌的散文创作。从题材多样,清丽平实,善于属对,长于用典,有鲜明的元祐遗风等方面来阐述朱翌的诗歌艺术特色。从慨叹人生无常,别有深意的借物抒情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论述朱翌的词作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