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人朱翌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ma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翌(1097—1167),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1118),以太学生赐第。南渡后,历官中书舍人,文采声华,倾动一时。秦桧恶其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后起知严州、宁国、平江三郡。官至敷文阁待制。事迹见《宋史翼》卷二七。著有《灊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庆元间刊行,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裒辑编次为三卷。另有《猗觉寮杂记》二卷,上卷为诗话,下卷杂论文章史事,颇有见地。今存明小草斋抄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录其词三首,《全宋诗》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四一四九收其文。朱翌仕途坎坷,几遭贬黜,中年忤秦桧,长期谪居,遂无意仕途,寄情山水,有意为文。朱翌交游广泛,留有大量酬唱、赠别诗。与张焘、陈与义、张孝祥、洪迈兄弟及曾几等人皆有酬唱或次韵诗作流传至今。他晚年卜于鄞县,生活困顿,作大量感怀诗及生活闲事诗。宋代文化或文学家族众多,以朱翌为代表的朱氏文学家族即是其中之一,家族成员普遍能文。其父朱载上,尝从苏轼、黄庭坚游。朱翌承绪家学,而才力又颇富健,著作有元祐遗风。其诗歌创作笔力排奡,伟丽伉健,与宋室南渡后诗坛的平易啴缓之音、牵率潦倒之习迥乎不同。喜好以成语属对,妥帖自然。其长子朱軧,次子朱辂,季子朱辅亦当时俊彦。本论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考述朱翌的生平、著述及交游。本章主要是概述朱翌的生平、仕履,以及朱翌与地方官和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游情况。第二章考述以朱翌为代表的朱氏文学家族。朱翌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倾向深受其父亲朱载上的影响。而朱载上曾经与苏轼有一段交往的经历,苏轼对朱载上的诗歌作品有很高的评价。朱翌长子朱軧,次子朱辂,次子朱辂,承其家学,普遍能文。第三章论述朱翌的文学创作。该章是本论文的重点,着重论述朱翌的散文、诗歌、词的艺术特色,对《猗觉寮杂记》这本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概述其诗词的主题取向及诗词在思想和艺术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诗学观。主要从表达政治主张、阐述诗学观和抒发人世感慨等方面来论述朱翌的散文创作。从题材多样,清丽平实,善于属对,长于用典,有鲜明的元祐遗风等方面来阐述朱翌的诗歌艺术特色。从慨叹人生无常,别有深意的借物抒情的艺术风格等方面论述朱翌的词作艺术。
其他文献
1995年8月~2004年8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42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钢管杆是一种实用新型铁塔,结合东营地区一些输电线路的设计经验,对110k V输电线路钢管杆的截面、根径、梢径、挠度、选材等设计参数进行了最优推选,对在法兰连接、地脚螺栓
本篇论文以蒙古族文学原型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原型批评方法在蒙古族文学批评的传播、实践及蒙古族批评学家们对原型批评相关理论的见解。从而进一步说明这一批评方法给蒙古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下,部分大学生开始利用新媒体创业。调研发现,大连高校大学生创业者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思维新、平台新、技术新,但也面临缺乏资金、人脉、
振动问题在旋转设备和化工管道上比较常见。针对旋转机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不平衡、不对中和碰摩等故障而引起转子系统振动失稳问题,设计一种弹性阻尼支承结构——整体式
纪昀晚年创作的《阅微草堂笔记》,形式短小,内容博杂,是集志怪、轶事、考证于一体的笔记小说。纪昀一生潜力于学术研究,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时纪昀将理性的学术思维与学术
本文针对风力发电机机舱内主要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先进的机舱温度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收集现场不同测控点上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计算机中;再通过本文设计
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但其内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过程会相应地发展变化。从客观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新闻理论和观点的有效
基层治理的关键与核心所在,是各方利益格局的调试与主体各方诉求的解决。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需要我们准确了解基层社会的主体—基层群众的心声:他们通过什么渠道反映诉求?他们
上世纪八十年代,蒙古族小说作家乌力吉布林,以他独具特色的写作方式和奇幻瑰丽的写作风格,开启了当代蒙古族文学领域里的新兴文学景象。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