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粗蛋白水平对蛋鸡育成期生长发育及后续产蛋性能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is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蛋期蛋鸡生产性能取决于育成期的培育质量,随着蛋鸡遗传选育的持续进展,蛋鸡培育期营养需要亟需更新。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不同日粮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水平对育成期蛋鸡发育、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al,HPG)轴、骨骼发育质量以及随后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共包括三个试验,分别研究了(1)育成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2)育成期日粮中蛋白质方案对育成期蛋鸡生长发育和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影响;(3)育成期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HPG轴基因表达和骨骼参数的相互作用。试验一研究了日粮CP水平对8至18周龄育成期蛋鸡生长性能和骨骼质量的影响。对18周龄时的HPG轴相关指标以及随后的产蛋性能和蛋品质进行了研究。将384只体重相近的8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组,分别饲喂三种不同CP水平日粮(14%、16%或18%CP),日粮能量水平相同(11.30 MJ/kg),日粮处理时间为10周,随后所有处理饲喂相同预产期日粮至20周龄、饲喂产蛋期日粮至试验结束(43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蛋鸡自由采食。在8、12、16和30周龄时测定体重(BW)。在12、15和18周时每个处理选择8只育成鸡,采集血液与组织样本。记录产蛋性能(22至43周龄)。试验结果表明:12周龄时,14%CP组蛋鸡体重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在育成期阶段结束时(18周)体重不受日粮CP影响(P>0.05)。开产后30周龄时14%CP组蛋鸡体重低于16%和18%CP组(P<0.05)。12、15和18周龄胫骨和股骨长度、宽度、指数和弯曲强度不受日粮CP水平影响(P>0.05)。12、15和18周龄各处理组蛋鸡各器官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18周龄时,日粮CP水平对血清中钙(Ca)、磷(P)、降钙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而与18%CP组相比,14%CP组甲状旁腺激素和卵泡刺激素(FSH)显著降低(P<0.05)。与16%CP组相比较,14%CP蛋鸡卵巢FSHR表达水平下调(P<0.05)。育成期饲喂14%CP日粮显著增加蛋鸡产蛋期的死亡率(P<0.05)。每个下丘脑样本的转录组研究生成的读数总数从43,918,252到55,030,150不等。通过进一步分析,在PB与PC、PB与PA和PA与PC中共鉴定出8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分别确定了丰富的GO术语和KEGG途径;然而,没有显著富集(P>0.05)。在第26、28、42和43周龄,14%CP日粮处理蛋鸡产蛋率显著低于饲喂16%和18%CP日粮蛋鸡(P<0.05)。在第26、29、30、31和33周龄,14%CP处理组的蛋重较低(P<0.05)。此外,在第33、42和43周龄时,14%CP处理产蛋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然而,累积产蛋量不受日粮CP水平的影响(P>0.05),这表明育成期阶段饲喂低CP水平对产蛋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日粮CP水平不影响(P>0.05)28、34和41周龄时的哈氏单位。在研究的大部分时间里,不同日粮处理的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FCR)具有可比性。总之,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饲养阶段饲喂14%CP日粮不会影响育成期蛋鸡的生长性能和骨质量,但对HPG轴的不利影响最小。低日粮CP不影响产蛋量和蛋品质,但会增加产蛋期蛋鸡的死亡率。试验2旨在研究育成期日粮CP方案对蛋鸡生产性能、HPG轴和骨质量的影响。总共384只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被随机分配到3个日粮处理(14-18%、16-16%和18-14%CP)中的一个,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9-17周龄,14-18%CP和18-14%CP组的蛋鸡分别饲喂14%和18%CP日粮,18-21周龄分别饲喂18%和14%CP日粮。16-16%CP组的蛋鸡从9到21周龄饲喂16%CP日粮。从22到70周饲喂相同的产蛋日粮。所有日粮的能量水平相同,均为11.30 MJ/kg。在17周和21周时测量性能。在第17周龄和第70周龄时,分别对24只鸡(每个重复1只)进行了取样以进行胫骨和股骨性状评估。在21周龄时,评估生殖发育和HPG轴。从随机选择的鸡(每个重复1个)中采集血样,用于测量卵泡FSH、LH、E2和P4。产蛋性能被评估到70周龄。在28、32、36和70周龄时收集鸡蛋用于蛋品质评估。在70周龄结束时,每个处理随机选择8只蛋鸡进行骨质量分析。在17周龄时,各处理组蛋鸡生产性能相似。低CP饮食显著降低骨密度、骨强度并上调组织蛋白酶k m RNA表达(P<0.05)。血清ALP、骨钙素(OC)、Ca、P、吡啶啉(PYD)和骨灰的浓度不受CP水平的影响(P>0.05)。饲养CP方案对21周龄结束时蛋鸡的生长性能、体成分(瘦肉和脂肪百分比)和卵巢发育没有影响(P>0.05)。日粮处理对21周龄蛋鸡血清FSH和E2浓度无影响(P>0.05)。18-14%CP组血清LH浓度显著升高(P<0.05),14-18%CP组P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18-14%CP组中,ESR-1在下丘脑和大白卵泡中显著下调(P<0.05)。然而,Gn RH、Gn IH(下丘脑)、LH、FSH、Gn RH-R1、Gn IHR(垂体)、LHR、FSHR(大白卵泡)、LHR、ESR-1、FSHR(小白卵泡)表达无差异。在研究的某些阶段,日粮处理显著影响了产蛋性能,与其他两组相比,18-14%CP组的产蛋量和产蛋量显著降低(P<0.05)。然而,处理组之间的蛋重没有显著差异(P>0.05)。此外,18-14%CP组的总产蛋量有降低的趋势(P=0.056),蛋鸡达到50%产蛋率需要更长的时间(P<0.05),表明蛋鸡在育成期阶段对CP水平的转换很敏感。卵子质量分析表明,14-18%CP组在28和34周龄时的Haugh单位显著降低(P<0.05)。然而,在随后的时间里,Haugh单位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70周龄时,14-18%CP组的蛋壳质量更好,但各处理组的骨质量没有显著差异。ALP、OC、Ca、P、PYD和骨灰的血清浓度(P>0.05)也不受CP方案的影响。在试验的大部分时间里,采食量和FCR相当,累积死亡率不受日粮CP方案的影响。总之,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高蛋白日粮有助于改善育成期蛋鸡的骨骼质量。然而,在产蛋前阶段改变饮食后,在产蛋周期结束时,育成期蛋鸡阶段骨骼质量的轻微改善被取消。日粮CP方案不影响育成期蛋鸡的生产性能,但对21周龄时的HPG轴影响最小,这往往会在产蛋前阶段饲喂低CP日粮(18-14%)的蛋鸡的后续产蛋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试验3中,研究了预产蛋日粮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产蛋期生产性能、蛋品质、骨质量和产蛋期结束时蛋鸡HPG轴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总共1856只15周龄的海兰褐蛋鸡被随机分配到4个日粮处理组,采用2x2因子设计,分为2个代谢能(分别为11.30和11.72 MJ/kg)和2个CP水平(15%和16.5%CP)。每个处理有4个重复,每个处理116只鸡。试验性预产饲料从15到20周龄饲喂,之后各处理组饲喂相同的产蛋日粮,直到试验结束(72周)。在72周龄结束时,随机收集鸡蛋进行蛋品质分析,每个重复随机选择2只蛋鸡用于评估HPG轴和骨质量基因的表达。日粮处理对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体重、肌肉重量(腿和胸)和器官指数没有显著影响(P>0.05)。高产前CP日粮增加了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而高产前能量日粮增加了72周龄时的蛋黄颜色。然而,哈氏单位和其他蛋品质性状不受产前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影响(P>0.05)。11.30 MJ/kg-15%CP在下丘脑、卵巢、大白卵泡和优势卵泡中ESR-1的表达水平较高(P<0.05)。然而,产前日粮对产蛋后期蛋鸡血清中的性激素浓度没有影响(P>0.05)。各处理组的股骨质量特征无显著差异(P>0.05)。产前阶段饲喂15%CP的母鸡胫骨明显长于饲喂16.5%粗蛋白的母鸡(P<0.05)。此外,饲喂高产前能量日粮的母鸡胫骨长度增加(P<0.05);然而,其他胫骨质量性状不受饮食处理的影响(P>0.05)。这些结果表明,产蛋前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蛋品质特征和胫骨参数有较小的影响,但对产蛋结束时的产蛋性能、体重、肌肉重量和器官指数没有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产蛋周期结束时,预产蛋白和能量水平对HPG轴基因的有较小影响,但循环性激素的浓度没有变化。总之,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基于研究中采样的时间、持续时间和时间,在饮食CP水平的研究中,某些参数存在一些轻微的试验变化。然而,在日粮CP方案研究中,在育成期饲喂14%CP的蛋鸡在产蛋期死亡率较高;在14-18%CP组中,在产蛋前阶段饲喂18%CP饲粮可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日粮CP水平不能提高蛋鸡的骨骼质量。建议用15%CP到16%CP和11.30 MJ/kg ME日粮饲喂育成期蛋鸡,而不要将饲粮蛋白进一步增加到16.5%或18%,因为饲喂更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时生产性能和骨骼质量没有差异。
其他文献
绿梁山地区位于柴北缘造山带上,其内分布荒漠、戈壁等地貌,且遭受风积物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诸多地质异常信息被削弱或掩盖,对地质找矿工作造成了严重干扰。针对绿梁山地区独特的地貌特征及成矿背景,采用基于成矿元素复杂度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对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快速优选出了重要找矿靶区,经验证新发现了鱼卡铜金矿床,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产业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落实供给侧改革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产品供给质量,还可以兼顾产品供给效率以及产品质量服务,因此产业融合或将成为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作出贡献。在产业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农村电商产业应运而生,作为农业、物流业、加工业、信息产业等诸多产业融合的载体,产业间形成密切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种草”一词的火爆,与日常消费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新型分享模式应运而生,以小红书为代表的虚拟分享社区是“种草”式分享成长的沃土,成为很多人进行信息获取和决策的依据。信任在陌生人交往为主的互联网虚拟分享情境中显得尤为关键,决定着其中的分享及交换关系能否顺利进行。本研究选取虚拟分享社区小红书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种草”式分享的特点、相关信任的建构机制、信任类型以及施受双方关系
无人机凭借其良好的机动特性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自主飞行的前提是有稳定可靠的导航系统作为支撑。在无遮挡的室外环境中,无人机导航主要依赖于全球定位系统,一旦在室内等卫星信号丢失或难以获得的场景中,无人机需要其他辅助或替代方式来实现精准的导航。因此,本文以无人机室内导航为背景,以旋翼无人机为对象,基于视觉惯性里程计,重点研究无人机室内导航系统中的定位和路径规划问题,并进行可行性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存在着发展的无数可能性,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时期。本文将针对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现状,结合班杜拉等人提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探讨培养小学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
机器人编程教育符合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性目标,基于此,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手段引入机器人编程课程的教学,项目式学习被认为是开展机器人编程教育的有效方法。然而我国项目式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对于在小学机器人编程教育中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针对于Arduino和项目式学习的研究文献进行研读,并对银川市E小学2名编程教师以及48位高年级学生进行访谈与前测,分析E小
<正>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定期健康体检,肝血管瘤的发现也逐年增多。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单时,发现自己年纪轻轻竟然长了肝“瘤”!都会担心,肝血管瘤是不是癌?要不要切除?什么是肝血管瘤?肝血管瘤,和我们平常理解的“瘤子”不太一样,它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