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方言隶属于北方官话,具体划分为冀鲁官话区。济南方言属于声调语言,变调非常丰富,与北方官话有某些相似之处,也存在着自己的特有形式。例如,济南方言与多数北方方言一样,在双字组变调时保留自己音节中右边音位的特征。在解释变调的众多理论中,优选论是相对较新的音系学理论。由于其普遍适用性与很强的解释力,优选论已经成为近年来许多语言学研究领域常用的方法。本文采用静态描写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收集实地语音材料的基础上,先从非线性音系学的角度归纳了连续变调的特征,然后通过对变调特征的分析,提出优选论的制约条件备选项。并且通过设计的检验备选项环节,最终确定了五条制约性条件组成济南方言双字组变调的优选论制约条件序列。这其中包括两则忠实性制约条件:RM-IDENT-IO-T:输出项中最右边的声调与输入项中最右边的声调必须相同。IDENT-IO-T:输出的调与输入的调必须相同。三则标记性制约条件:OCP-T (HH. HH):变调时不能发生两个高调相邻的状况。OCP-T (LL.LL):变调时不能发生两个低调相邻的状况*X.X:两个相邻音节的相邻声调特征不能相同。这一制约条件层级顺序不仅清晰地解读了济南方言双字组变调的音系规则,而且对本方言体系的声调研究引入了新的理论与方法。本文中提出的济南方言双字组变调为优选论的应用增添了新的语料,也为北方方言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