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师型”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xax_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院系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实践技能与理论素养的共同培养。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管理专业教师这一核心主体。而要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能力是一个必要条件。提升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师型”教师能力,既是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改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结构的需要,同时还是满足高等旅游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然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师存在着专业实践能力不足,专业教师来源渠道单一,“双师”培训质量不高,教师挂岗实习可行度差,实践课程评价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必将阻碍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针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英国在专业教师培养中形成了“三段结合”的稳固的教育链条;并整合了学校、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的教师培养,这套模式层次清晰、适用范围广泛、实效性极强。将英国专业教师培养模式合理引入到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即将“三段结合”(职前、入职、在职三阶段结合)与“三方参与”(旅游管理专业院系、旅游企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三方参与)有机融合,构建出中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师型”教师的“三三”培养模式。为了保证这一模式的实施,首先应当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包括重视“社会化”教师培养、实行阶段性教师培养;其次,重视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入职培养,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实践性教学、保障实践性教学质量、有效开展“产学研”合作;再次,加强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包括分层次培训“双师型”教师能力、加快“双师型”培训基地建设;最后,推进校企互动与合作,包括深化旅游业校企合作办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总之,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并探索提升“双师型”教师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以及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从而为旅游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肺癌和相应
幼师教育作为中国基础教育中的关键教育部分,需要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其关注力度,虽然我国已经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将义务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阶段,对于无法完成的学生予以相
社会资本不但对求职者的地位获得产生即时影响,而且其作用具有累积效应。社会资本影响职业生涯的累积效应反映在延时效应和多次使用的叠加效应两个方面。使用职业生涯数据检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美"和"艺术性"往往被视为实用艺术作品可版权性的"影子要件"。在我国,较为传统的适用路径是将其纳入独创性之"创"的判断中,并主要根据"审美意义"的判断直接界定艺术创作的范
西藏道地药材资源是藏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西藏重要的战略资源。本文对西藏道地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策扶持、规范化种植、药材加工
宋代兴起的理学是宋儒程、朱等人将德、释、道三家合而为一,把“三纲五常”绝对化,要求人们自觉地“存天理、灭人欲”,以此维护人际、家庭、社会的各种关系的。这种违背人情事理
对于振动模型试验,相似关系设计是很重要的环节,在试验前期关系到模型尺寸的大小与材料的选取,在试验结束后则关系到试验数据的处理。基于Bockingham π定理,采用量纲分析法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