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其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微观结构不稳定性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原因之一是无法精确、定量地表征纳米金属的三维微观结构。本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三维晶体学取向重构技术,开发了系列处理三维晶体学取向数据的程序,实现了纳米金属多种微观组织参数的全方位、多尺度、高通量表征。以该技术为基础,耦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原位加载技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其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微观结构不稳定性是当前纳米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但仍存在诸多争议,原因之一是无法精确、定量地表征纳米金属的三维微观结构。本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基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三维晶体学取向重构技术,开发了系列处理三维晶体学取向数据的程序,实现了纳米金属多种微观组织参数的全方位、多尺度、高通量表征。以该技术为基础,耦合透射电子显微镜中的原位加载技术,对纳米晶Ni的力学行为、变形机制及微观结构演变进行了系统地原位与三维研究。采用三维原子探针技术,分析了P元素对纳米晶Ni的热稳定性和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的高分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系统研究了梯度纳米结构Cu的再结晶行为,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的原位加热技术研究了形变纯Al退火过程中退火孪晶的演变。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4nm的纳米晶Ni。在原位压缩过程中,纳米晶Ni发生均匀的塑性变形,并产生加工硬化;在卸载过程中,纳米晶Ni发生非线性回弹。利用三维晶体学取向重构技术跟踪测定了变形前、后晶粒的取向,从而发现,部分纳米晶粒向<110>方向转动,与粗晶晶粒在压缩变形下的转动行为类似。但是部分纳米晶粒向背离<110>的方向转动,即发生了反向转动。分析表明,纳米晶Ni的塑性变形是由全位错和不全位错的运动主导的;在压缩变形过程中,纳米晶样品中产生了很高的内应力,在卸载过程中内应力释放并驱动位错反向运动,甚至能在部分晶粒内开动新的位错,使得晶粒发生反向转动。(2)通过电化学沉积技术制备了晶粒为1~3nm的纳米晶Ni-P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纳米晶Ni-P合金发生了结构驰豫与P原子的晶界偏聚,提高了晶界的稳定性。退火后,纳米晶Ni-P合金的强度和饱和磁化强度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塑性变形方式从沉积态的均匀塑性变形转变为退火后以局部剪切为主的非均匀塑性变形。(3)利用表面高压滚压技术制备了厚度为~2mm,显微硬度、晶粒尺寸、存储能和织构呈连续变化的梯度纳米结构Cu。在150°C等温退火过程中,只有最表层~500μm的区域发生了再结晶,并在梯度方向不同位置的再结晶行为差异较大。0-100μm区域形变组织晶粒尺寸在50-200nm范围、存储能高,发生显著的回复并使存储能大幅降低,导致再结晶后期晶粒长大速率小,再结晶晶粒细小;100-200μm区域形变晶粒尺寸在200-400nm,回复阶段存储能降低较少,再结晶晶粒长大速率大,再结晶晶粒较大;200-500μm区域形变组织晶粒尺寸在400-500nm范围,存储能低,再结晶过程中晶粒长大速度小,再结晶晶粒小。(4)对冷轧变形制备的高纯Al进行原位退火,发现在再结晶初期形成了大量的退火孪晶。在晶粒长大阶段,受系统总能量降低的影响,大部分的退火孪晶被周围具有长大优势的晶粒吞并而消失。相邻晶界的移动同样影响了退火孪晶的演变。在具有较大迁移速率晶界上形成的孪晶,由于晶界的迁移速率比孪晶尖端的迁移速率大,退火过程中退火孪晶的长度持续增加而长大。而在迁移速率较慢晶界上形成的孪晶,退火后退火孪晶消失。
其他文献
针对鱼种类多、数据采集难度大,且为细粒度图像识别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学习方法。采用基于度量学习的小样本学习网络以及Resnet18的残差块结构,来提取鱼图像的深层次特征,并将其映射至嵌入空间进而在嵌入空间判断鱼的种类。为了进一步提升识别准确率,利用小样本学习模型在Mini-ImageNet数据集进行预训练,然后将训练的结果迁移到Fish100细粒度数据集上进行精细化训练,得到最终
结构决定功能。材料通常存在缺陷,而位错作为一种线缺陷会大量存在于晶体材料内部,人们可以借助于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位错在材料中的微观图像。位错可以视为晶体中已滑移部分和未滑移部分的分界线。它作为一种拓扑性质缺陷,会很大程度影响材料的物理性质,尤其是力学性能的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一元素构成传统材料,复合材料的研发,已经成为了主流。复合材料通常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构成。其粘合的界面处
工业园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以青岛高新区为研究对象,编制了2016—2020年该园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通过情景分析探讨了其碳达峰路径,并为中国工业园区的低碳发展提出了低碳发展政策建议。研究显示,2016—2020年,青岛高新区碳排放总量从32.88万t增加至43.78万t,碳排放强度由0.47 t/万元降至0.36 t/万元。工业能耗是青岛
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已建和待建桥梁数量众多,服役期内桥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桥梁的安全性与其承受的荷载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密切相关,而两者具有显著的随机性,可进一步通过可靠度研究对其安全水平进行评估。同时,服役期内桥梁承受的荷载以及自身的承载能力与时间相关,其可靠度具有时变特点。因此,掌握服役期内桥梁可靠度时变规律意义显著。由于大跨度悬索桥在区域交通中占据重
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由于客观因素制约或者不恰当的处理,图像在经过生成、传输或存储步骤后,最终获得的图像可能是含有噪声、模糊、对比度过低等特征的退化图像,这严重影响图像分割、识别、理解等后续处理的质量。因此,人们需要通过图像去噪、解模糊等图像复原技术尽量还原真实的图像。然而,从数学角度看,图像复原是一类反问题(inverse problem),是不适定的(ill-posed),因此图像复原
干热岩地热储层埋藏深,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等特性,为实现经济开采,必须对其进行改造。基于此,科学家提出增强型地热系统EGS(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的概念,通过人工方法(水力压裂)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地热储层,从而高效、经济地开采地热能用于发电。干热岩储层一般含有天然裂缝且构造应力高,水力压裂缝网扩展复杂,呈现张拉和剪切复合的模式,且存在诱发地震的安全风险。因此,
网络空间如今在我们生活中每个方面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人类生活中许多重要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等都属于网络空间中的一部分。然而,网络空间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空间的出现为一些网络攻击提供了平台,一些恶意分子利用网络基础设施来实施网络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网络空间一直受到恶意传播行为的威胁。网络空间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恶意威胁,其中计算机病毒
2015年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双黑洞并合产生的高频引力波,这进一步支持了爱因斯坦(Einstein)广义相对论。双中子星并合产生引力波的同时还伴随着电磁对应体辐射,这为天体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窗口。目前针对引力波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主要集中在中高频波段10-4-104 Hz。甚高频引力波的研究尤其是微波频段108-1010 Hz是非常有意义的。宇宙早期的随机引力波背景携带着早期宇宙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容量公共交通设施(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交通等)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能源交通工具的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距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仍有一定差距。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在实现绿色发展路径上面临着哪些挑战?如何创建更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升出行体验感?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