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及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性能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先进飞行器中,喷气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使用热氧化安定性添加剂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常见的热氧化安定性添加剂组分包括:抗氧剂、金属钝化剂、清净分散剂等。其中清净分散剂能直接作用于沉积物颗粒及其前驱体,从而抑制喷气燃料热氧化沉积的形成。常见的清净分散剂多存在制备过程复杂、产物热稳定性较差等缺点。本文提出以聚异丁烯丁二酸酐(PIBSA)以及绿色、环保的聚甘油为原料,制备新的聚异丁烯丁二酸酯(PIBSAE)型清净分散剂(简称酯型清净分散剂),并深入研究了添加剂结构以及抑制国产喷气燃料RP-3热氧化沉积的性能。
  首先,本文考察了合成新型PIBSAE清净分散剂的适宜温度和反应时间、研究了不同原料比(PIBSA:聚甘油)以及不同大小的聚甘油对于清净分散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IBSA与聚甘油反应的最佳原料摩尔比为1∶1,过多的PIBSA会造成产物酸值过高,过多的聚甘油会造成产物中羟基的总量和双酯分子含量过高,这可能会引发新的结焦链反应。此外,以三聚甘油作为原料比四聚甘油、六聚甘油效果更佳。PIBSA与三聚甘油以1∶1的摩尔比在180℃的温度下反应10h得到的清净分散剂在入口温度50℃,出口温度350℃的电加热管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抑制RP-3壁面热氧化沉积的效率达到84.6%。
  进一步研究了PIBSAE型清净分散剂与商用的清净分散剂T154的性能对比。电加热管实验和355℃下的氧化安定性测试(JFTOT)结果表明:虽然PIBSAE型清净分散剂抑制壁面结焦的能力强于T154,但会造成悬浮状态的不溶物体积增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PIBSAE型清净分散剂进行了胺改性,降低清净分散剂酸值,控制聚酯分子的大小。系统研究了胺加入量对于产物性能的影响,发现控制胺的加入量是保证清净分散剂高温下性能的关键。胺改性酯型清净分散剂在电加热管实验中的热氧化结焦抑制率最高达到了81.2%,JFTOT结果表明胺改性后清净分散剂高温下抑制壁面结焦的能力略有下降,但解决了悬浮颗粒物体积过大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研究围绕邻近地层扰动下的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响应变形特性展开,首先建立钢筋、螺栓、凹凸榫、界面摩擦和混凝土管片共同作用的单环衬砌精细化数值模型,系统分析了上方加载和上方卸载工况下盾构隧道变形模式、弯矩和轴力、裂缝、受拉钢筋应力、螺栓应力、混凝土压应变等结构响应特性及其内在联系;引入塑性铰理论,揭示了隧道变形破坏机理,并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施工控制指标;探明了不同工况下的结构响应特性和破坏过程的异同。其
学位
钢板组合梁是由混凝土顶板和通过横向联结系连接的平行工字钢主梁系构成的开口截面组合结构,是组合梁桥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因其构造简单,受力明确,便于预制施工与维修养护,耐久性优势突出,在中小跨径桥梁的结构比选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具有实现“标准化设计”、“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现代桥梁建设的潜力。钢板组合梁结构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中已较为成熟,而在我国由于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在中小跨径桥梁中的应用并不常见,
预制普通混凝土盖梁的自重大,运输不便且安装困难。而现浇混凝土盖梁的工期长,施工会阻碍交通且耐久性差。本文从实现盖梁的轻型化、快速施工、强度高、耐久性好的工程需求出发,采用UHPC替代普通混凝土,提出一种全新的预制大悬臂预应力UHPC薄壁盖梁结构,减轻了运输和吊装重量,极大地减少现场施工工序。为探究该结构的抗弯及抗裂性能,结合依托工程,设计了一片1∶2大比例缩尺模型并完成了全过程加载测试,并结合试验
西藏达林大桥是一座横跨雅鲁藏布江,跨径布置为35m+5×30m+35m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下部结构采用双圆柱式桥墩。2018年7月的汛期,在水流作用下达林大桥桥面出现了出乎意料的纵桥向大幅振动。本桥桥面的振动方向与来流流向垂直,是一种典型的流固耦合振动问题。虽然柔性结构在风及水流等作用下的流致振动问题已有大量研究,但对刚度大、质量大的小跨径混凝土梁桥的流致振动问题的报道和研究都非常少。目前已有关
为了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所存在的病害问题,课题组研发了钢-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在此基础上,为满足对自重敏感的大跨柔性钢桥、开启桥等钢桥面的翻修与加固需求,本文提出了采用超短栓钉作为连接件的钢-超薄UHP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该结构的UHPC层厚度仅有35mm,通过超短栓钉与钢板进行连接。为探究该结构的基本性能并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通过9个静力推出试件,研究了栓钉直径、
近几十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国内外高层建筑、多层工业厂房、桥梁,特别是国内城市在跨立交桥等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疲劳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对组合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静力方面,疲劳问题极少涉及,更无关于组合梁疲劳问题的规范条文可循.相对来说国外对组合梁的疲劳问题研究得较为完善,已经有专门规范对有关疲劳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不足之处是有关内容主要集中在疲劳寿命的评估与计算方面,而忽
压力是调控分子自身构型、分子排列堆积及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是对有机分子晶体材料施加极端压力是一种发掘其独特性质并深入理解其结构-性质关系的新方法。近来,芴酮类有机发光材料因其晶体结构的多样性和易修饰性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论文将高压技术与芴酮类有机发光材料相结合,以探索新型的压力传感的光学系统。  通过对有机分子晶体二苯基芴酮(Diphenylfluorenone)分子晶体施以极端压力
开发具有抗溶剂性的新型交联空穴传输层对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的溶液制备工艺至关重要。本文合成了四个具有不同共轭结构、分子柔性的交联型空穴传输材料:N4,N4-二对苯甲基-N4,N4-二(4-乙烯基苯基)-[1,1-联苯基]-4,4-二胺(V-p-TPD)、4,4-二(3-乙烯基-9H-咔唑-9-基)-1,1-联苯(V-CBP)、N4,N4-二(4-((E)-4-(苯基(4-乙烯基苯基)氨基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因具有响应速度快、宽视角、高对比度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信息显示等领域。然而,其效率和稳定性仍待进一步提高。在氧化铟锡(ITO)和有机功能层之间插入二元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是提高OLED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分别由具有同一分子骨架的长链全氟化合物及其脂肪族类似物、具有不同种分子骨架的长链全氟化合物及简单芳香族化合物组成的二元自组装单分子
活细胞是细胞治疗、组织工程等重要技术的核心因素,而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细胞的活性与功能,即细胞保存,已成为这些技术的关键支撑。超低温冻存是最可靠的细胞保存方法之一,但当前最常用的冻存保护剂二甲基亚砜(DMSO)具有毒性,应用于临床易引起病人诸多不良反应。本论文针对降温过程中冰晶导致细胞遭受冷冻损伤的科学问题,设计开发出基于两性离子分子的多种新型高效、生物相容性良好的冻存保护剂组合物,并系统考察了它们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