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恐怖小说自网络产生起,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更在2006年达到巅峰,成为当年网络文学的主角。新世纪恐怖小说以新奇的题材,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以及令人恐惧的形象,产生了新颖别致的阅读效果,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关注,获得了极高的点击率。2006年以后,这股恐怖热潮并未冷却,网络上恐怖小说的点击率居高不下,纸质版的恐怖小说在实体书店仍然占据抢眼的位置,并且常高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电影院也不断有改编自新世纪恐怖小说的电影上映。新世纪恐怖小说中不乏精品,许多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显示了较高的水平。然而尽管如此,新世纪恐怖小说只是在青少年读者那里广泛传播,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也正因为这样,新世纪恐怖小说在市场的左右下蓬勃发展,虽显示了极强的活力,但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令人堪忧。因此,从学术的角度对新世纪恐怖小说进行研究和指导,以纠正学术界对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某种偏见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另外还应当发现,尽管恐怖小说中充斥着许多令人恐惧的元素,并不适合涉世未深的青少年长期阅读,但是恰恰是这些青少年对这类小说青睐有加,这似乎是一个悖论。究竟青少年是在怎样的接受心理下阅读这类小说的?新世纪以来的恐怖小说是否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不值一提?而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恐怖元素有何特点?这些都将作为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因此,本文将从接受背景、恐怖元素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对新世纪恐怖小说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以期对健康良好的新世纪恐怖小说的写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接受现状和背景。该部分分析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文本盛况,其次分析恐怖艺术在中国的深层文化记忆,最后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读者阅读恐怖小说的心理触发机制。第二部分对新世纪恐怖小说的文本进行研究,分析其题材、叙事、审美等方面的恐怖元素。新世纪恐怖小说正是以“恐怖”为卖点,获得了广大青少年网络读者的青睐。对其恐怖元素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新世纪恐怖小说。而在不多的关于新世纪恐怖小说的研究中,文本分析是尚未涉足的领域,本文的第二部分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第三部分对新世纪恐怖小说进行宏观分析。了解其艺术价值,分析其书写困境,并提出相对的应对策略,期望新世纪恐怖小说能够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第四部分将以蔡骏为例,对新世纪恐怖小说的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分析,以求对新世纪恐怖小说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总之,新世纪恐怖小说以网络为载体,作品中的恐怖意象、恐怖形象、恐怖情节等恐怖元素,有效地激发了读者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怖记忆。正是这种恐怖,与读者的异质性心理和猎奇、反叛心理相契合,激发了阅读快感,实现了恐怖与愉悦的结合。然而,新世纪恐怖小说也因类型化、复制化写作现象严重,思想含量稀薄等原因而多受学术界诟病。新世纪恐怖小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创作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下,新世纪恐怖小说会越来越成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