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艺术自主性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huhuan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的代表作《道林·格雷的画像》既是一部小说,也是部关于艺术和人生的寓言。王尔德对于“艺术自主性”的诉求巧妙体现在了这部作品当中。在“艺术自主论”的前提下,艺术既不是生活的附庸,也不是道德的载体,更不是艺术家抒发个人观点的工具。艺术展示出其自身的生命力和话语体系。从小说内容来看,王尔德通过描写一幅画像的变化和主人公的遭遇,象征性地揭示了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和矛盾。首先,道林的变化始于他内心渴望模仿艺术的愿望,这象征性地解释了王尔德的“生活模仿艺术”这一论断。接下来,道林对画像的影响、以及画家贝泽尔之死则暗示着庸俗的生活与高雅艺术之间的对抗。最终,道林之死寓意艺术恢复了自身的永恒性和主体性。在“艺术自主性”的前提下,这部作品无意于宣扬道德对行为的绝对约束。然而作品所反映出的唯美主义并非无视道德。相反,《画像》一书正是通过艺术的方式凸显出王尔德的道德观。在创作手法上,王尔德采用了相对客观的戏剧性描述方式,从而体现出他“揭示艺术而隐藏艺术家”的目的。这是他的“艺术自主论”的又一特色。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艺术自主性的概念,并指出王尔德对于这一理论体系的贡献。在解读小说人物关系方面,创造性地把亨利、道林、贝希尔三者的关系看作是世俗的艺术家、失败的艺术品、与理想主义艺术家的关系。为深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内涵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在艺术自主性的框架之下,文章重新评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价值观和道德体系,指出他的“为艺术而艺术”并非建立在对道德的反叛之上,而是把生活中的美与艺术之和谐联系了起来。小说的戏剧性特征鲜有人论述,本文作者全面论述了王尔德在创作手法上的独特性,并指出这种创作意图与王尔德追求“艺术自主性”是紧密相连的。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具有理想主义的倾向,但同时,它强调了艺术的独立性和批判功能。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审视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C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明确了中置轴挂车、乘用车列车、电动汽车等概念,将“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三轮汽车”,将“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低速货车”,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农业机械牌证(以下简称牌证)使用管理,保障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
着重分析了制动跑偏与车桥零部件相关的因素,并对车桥进行设计改进,有针对性地控制车桥的零部件,从而使车桥质量大幅度提升,减少车辆制动跑偏故障,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一年一度的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于2007年10月25--27日在河南郑州国际展览中心召开。据大会组委会介绍,本届展会展出面积超过12万m^2,参展企业超过1700家,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
《中国畅想曲第五号》是黄安伦先生于2002年创作的一部二胡与乐队作品。这部大型交响乐作品是唯一一部用民族乐器来演绎基督教音乐内容的大型作品,本文也是首次对这部作品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如今,农业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利的重要推动力,多项数字表明,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已经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强劲助力。
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不论在工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枯竭,人类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能源危机
回顾了近几年介休市农机产品质量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情况,分析了介休市农机产品的质量现状,并就如何搞好农机产品质量日常监督管理,作了进一步探索,并提出了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