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注气开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wreoksb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油气田勘探工作的深入,原油中难采低渗透储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由于渗透率低,一方面注水和其它提高采收率方法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气源大量发现,给注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了可能,并显示出突出的优势。因此,系统深入地研究低渗透油藏注气的开采机理和开发技术对经济高效开发此类油藏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低渗透油田的实际情况,借助于室内实验,对低渗透油藏应力敏感效应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油藏岩石力学、油气藏渗流力学、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相结合,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气流固耦合数学模型。最后,以吐哈油田温西三区块为例,在注气室内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注气开发调整优化方案。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为: (1)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温西三区块储层的变形特征,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储层变形对油田开发效果的影响; (2)将渗流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相结合,考虑低渗透油藏渗流时启动压力梯度和低渗透储层的流固耦合特征,首次建立了完整的适合低渗透油藏流固耦合特点的注气多相多组分数学模型; (3)结合吐哈油田温西三区块注气非混相驱开发研究工作,形成注气非混相驱提高采收率室内机理研究比较系统和成熟的方法; (4)在注气室内实验及实验数据拟合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系统的研究了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影响因素; (5)采用变形组分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对温西三区块注气开发调整优化方案设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展了低渗透油藏开发新技术。 应用本文提出的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理论与方法,有效解决了此类油藏开发中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岩石变形对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2)低渗透油藏注气多相多组分流固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3)低渗透油藏注气开发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比;(4)吐哈油田温西三区块进行水驱后注气开发调整优化方案设计。
其他文献
绝大多数文物在出土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和自然的损坏。文物修复在考古和文物研究中是一项不可缺少、技术性强的工作。利用计算机辅助文物复原,通过图片对文物进行重建是一种
本文对长庆油田YH和NZ两区块长6特低渗储层岩心的渗流特征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提出的新的渗流表达式能够很好地描述单相流体在特低渗储层中低速渗流规律,同
对国内外分离技术和设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现有分离器的优点和缺点,提出针对高含水采出液的仰角式游离水脱除器。从流体力学Navier-Stroke方程出发,分析液滴的受力情况得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calcifi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CLDH)是比较特殊的椎间盘突出症,钙化的椎间盘组织质地坚硬,钙化病变常黏附在神经根或硬膜囊上,且椎间盘钙化程度
期刊
变速器是用来改变机床、车辆等机器运转速度、牵引力、扭矩的机械装置,是应用最为普遍的机械传动装置,是机器中的最为重要部件之一,变速器性能测试台是研究各种变速器的传动性能
电潜泵是一种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人工举升设备。近年来,随着电潜泵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电潜泵在水平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提高水平井中电潜泵的应用技术水平,对于提高水平井的系
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实践证明,有机硅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防塌性和稀释性:聚合醇钻井液由于其防塌性和润滑性,现场应用效果明显。 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有机硅和聚合
目前我国稠油油藏(新疆、辽河)已经进入火驱先导试验阶段,在注蒸汽升温的基础上开展预注空气技术,但由于各开发区块的油层温度相对较低,要使油藏达到自燃点火就需要人为抬升
基于水力裂缝层内爆燃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和油井产量的基本设想,利用油藏渗流理论和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力裂缝层内爆燃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及其求解方法;根据相似原理
塔式起重机作为高空作业的特种设备,在各种建筑施工现场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结构材料的强度和刚度是否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下满足要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