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癫痫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是小儿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癫痫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近年来研究表明EP是一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很多细胞因子参与了EP的发生发展并起着重要作用。目的:研究癫痫患儿血清IL-1β,IGF-1水平的变化及癫痫患儿应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后血清中IL-1β,IGF-1水平的变化,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癫痫发病过程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30例癫痫血清中IL-1β,IGF-1水平,就诊时未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定为未治疗组共15例,其中局灶性运动性发作7例,半年内发作次数≥3次者3例,半年内发作次数≤2次者4例,强直-阵挛性发作8例,半年内发作次数≥3次者4例,半年内发作次数≤2次者4例;就诊时已应用单药抗癫痫治疗完全控制者定为治疗组共15例,控制时间均超过半年,服用妥泰治疗者9例,其中强直-阵挛性发作3例,局灶性运动性发作4例,West综合征2例;服用癫建安治疗者6例,强直-阵挛性发作5例,West综合征1例。30例患儿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6个月--14岁,中位数8.5岁,病程1月--2年,中位数1年1个月。所有患儿均无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剂治疗史。对照组:为健康体检儿童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1岁--13岁,中位数8.5岁,两组性别、年龄<WP=32>比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未治疗组癫痫患儿血清IL-1β和IGF-1水平分别为18.16±4.28pg/ml和167.54±48.10m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59±0.91pg/ml和66.48±6.46ng/ml, P<0.01),治疗组癫痫患儿血清IL-1β和IGF-1水平分别为10.86±2.11pg/ml和1544.38± 688.07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IL-1β水平低于未治疗组,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IGF-1水平高于未治疗组,差异显著(P<0.01),服用癫建安治疗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为2082.46±559.29ng/ml高于服用妥泰组患儿血清IGF-1水平1052.33±255.40ng/ml差异显著P<0.05,服用癫建安组患儿血清IL-1β水平10.96±2.05pg/ml与服用妥泰组患儿血清IL-1β水平10.80±2.27pg/ml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癫痫患儿血清IL-1β和IGF-1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治疗组患儿血清IL-1β水平较未治疗组降低,治疗组血清IGF-1水平较未治疗组增高,差异显著;IL-1β和IGF-1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癫痫患儿存在免疫异常且持续时间较长;服用癫建安治疗组患儿血清中IGF-1水平较服用妥泰治疗组显著增高,两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癫建安影响IGF-1水平,妥泰不影响IGF-1水平,两者都不影响IL-1β水平,IL-1β、IGF-1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并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治疗上可适当应用免疫调节剂进行干预;应用癫建安进行抗癫痫治疗时可提高IGF-1水平而妥泰对IGF-1水平的变化无影响,提示一些抗癫痫药物也可影响机体免疫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