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不锈钢薄板微塑性成形行为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iyangkaim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航空航天、微型医疗、电子通讯、纺织印染等技术的发展,对微型系统及相关的微小金属零件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目前对微小尺度范围内的塑性成形理论及应用研究已广泛开展并逐步深入,但理论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且研究结果对技术方面的指导作用也存在很多局限性。随着微小构件尺寸的减小,塑性变形区内晶粒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表层晶粒与厚度方向晶粒的排布与方位分布对变形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表面层模型、应变梯度硬化理论及晶体塑性理论的研究及应用虽然有其适用性,但也均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本文以试验为基础对薄板金属材料的塑形成形性能进行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支撑。本文选用的材料为304不锈钢薄板,首先对不同厚度的试样进行热处理,得到均匀的晶粒组织,接着做单向拉伸试验,热处理后试样表层产生的钝化膜韧性好,对表层晶粒中的位错滑移到表面会起到阻碍作用,试样越薄表面钝化膜所占比例增加,进而使得材料屈服应力随试样的变薄而增加。在修正的Hall-Petch关系式中对不同厚度试样的屈服应力有比较准确的预测。而随着试样变薄,厚向晶粒数减少,导致试样延伸率降低。接下来对热处理过的试样进行微拉深试验,对于不同筒形件尺寸的拉深力—位移曲线,板料厚度对最大拉深力点的位移量影响大,表现出筒形件所用板料越薄位移量越小这一尺寸效应现象;对于厚度不同的试样,试样越薄最大拉深力越小,而对达到最大拉深力时的位移量影响较小;引入修正的Nix-Gao应变梯度模型,建立含径向项的最大拉深力计算公式,并与最大拉深力试验值相对比,数据基本吻合,表现出越薄越强这一尺寸效应现象。
其他文献
将未经过热处理和经过热处理的Q225钢样都在1Hz、2 Hz、3 Hz的频率下进行高应变低周疲劳实验,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分别观察金相组织,位错分布情况,利用内耗仪测量不同频率
当前的基础课程改革强调"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因此,体验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为各学科探索的主要方向。基于此背景,本文探讨了体
目的:了解慢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至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的慢性疼痛患者308例,评估工具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校的使命和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坚定不移地确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制造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制造装备又是制造业的技术根本,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装备已成为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战略
糖尿病(DM)是一种多病因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血管病变(DA)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并发症,是糖尿病病人各种器官病变的基础。DA可累及各级血管,表现为大血管过早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利用室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铜原子诱导的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在金(111)表面上的金属化过程。通过控制铜原子和5,15-二苯基卟啉分子在金表面上的沉积顺序,在
本论文利用饱和及不饱和Keggin型多金属钨氧酸盐和Anderson结构多金属氧酸盐簇为基本建筑单元,通过过渡金属铜和钴的无机-有机配位化合物桥连,构筑出新型的多金属氧酸盐化合
2003~2005年,对山东微山县微山岛44座汉墓进行了清理。其中土坑墓15座,有单人葬和二人葬之分;石椁墓21座,有单椁、双椁、三椁之分;画像石椁墓8座,有单椁和多椁之分。出土遗物
本文从初中英语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如何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