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重要功能材料,但基于安全性看,适用于食品中应用的该材料的研究及产品尚属空白。而这类材料或许可作为食品保鲜、浓缩、增稠等应用的一种新材料。为了得到安全、可食的高吸水材料,本文创制了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KGM)与CHI的共混膜、以自身酯交联法创制了CMC膜、酸性条件下自身酯交联法创制了HCMC膜,并采取多种现代仪器手段,如FT-IR、XRD、SEM、DSC等,对上述三条新途径获得的多糖基可食性耐盐高吸水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讨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非均相法,以乙醇为溶剂,Na2CO3为改性剂,制备出一系列可溶性的脱乙酰魔芋葡甘聚糖(d-KGM)。采用d-KGM/CHI共混制备的膜材料最大吸水倍率为26(KC3),最大吸生理盐水倍率为64(KC5)。FT-IR,WXRD、SEM和DSC分析结果表明,当CHI·HCl含量为40%时,高分子间发生了强烈的氢键相互作用,分子链结合更为紧密,呈现良好的相容性。膜的机械性能分析显示,KC3具有最大的拉伸强度(162Mpa)和最大的断裂伸长率(60.3%)。实验结果说明膜材料的吸液能力不仅仅跟d-KGM和CHI·HCl的相容性有关,还与d-KGM的结晶化作用相关。2对六个不同种类的CMC(AH1,PH7,FH9,FH6,IH6和OM6)的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同类产品中,粘均分子质量越大,其特性粘度、表观粘度和透明度越大。自身酯交联法制备的CMC膜材料中,AH1和PH7的吸液性能较好。AH1的最佳条件为:120℃热处理40min左右,Q盐=155。PH7的最佳制备条件为:130℃热处理20min,Q盐=130。而FH6,IH6,OM6热交联较弱,吸液倍数均不高;FH9不适合热交联。FT-IR、SEM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简单的二次加热处理可以使可溶的CMC材料的-OH和-COOH发生反应,产生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具有高吸液能力。从SEM中可以看出,PH7的三维网络结构较AH1完整,这可能是因为二者粘均分子量相当,而PH7的取代度较高。CMC膜材料中,未加入交联剂,环保,可食,可生物降解。3自身酯交联制备的HCMC膜材料中,AH1和PH7的吸液性能较好。AH1的最佳条件为:盐酸加入量为AH1的0.6%-1.5%(H1,H2,H3,H4)时,Q盐>120,它们对应的Q水<60。PH7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盐酸加入量为PH7的0.6%-1.5%(H1,H2,H3,H4)时,Q盐>140,它们对应的Q水>100。而FH6,IH6,OM6,FH9酸化处理后,吸液能力一般较低。FT-IR、SEM和DSC分析结果表明,酸化处理后CMC溶胶中-COOH增多,80℃热处理时,-COOH和-COOH基团,-COOH和-OH基团之间交联反应易于发生,使得膜材料中醚键增多,交联强度增大,形成完整的三维网络结构。AH1和PH7的SEM图显示,酸性条件下自身酯交联法制备的膜材料的网络结构的完整度较自身酯交联法制备的膜材料要低,这可能是因为酸性条件下自身酯交联制备膜材料的过程中,羧甲基纤维素在酸性环境中长时间受热,导致分子链有轻度降解。该结果与DSC分析结果一致。相对第三章的自身酯交联法,酸性条件下自身酯交联实现了低温交联制备高吸盐性膜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