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下前牙区种植由于牙槽骨窄小和解剖结构的限制,一直是临床上种植修复的难点之一。前牙反(牙合)在下颌前伸、侧向及运循环等方面与正常合者存在差异,所以前牙反(牙合)的种植修复需要考虑种植体的位置,更要考虑反的学运动规律。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前牙反(牙合)患者下前牙区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探讨前牙反(牙合)者下前牙区牙槽骨的特点以及对种植的影响,深入理解前牙反(牙合)的种植特点。资料与方法:选取5名前牙反(牙合),下前牙单颗或多颗牙缺失,或无法保留需要拔除,要求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伴或不伴后牙反(牙合)。术前拍摄X线片分析种植区牙槽骨的宽度和唇舌侧皮质骨厚度,以预设种植体的位置,术后平均随访观察12个月(9-15个月),从几个方面对种植体修复的临床疗效做评价:(1)种植体情况及牙槽骨厚度(2)修复及咬合情况(3)患者满意度评价。结果:5名患者共9枚种植体,3例为即刻种植,2例为延期种植,单颗牙缺失1例,多颗牙缺失4例,所有病例均采用OSSTEM MS 3.5*10mm种植体,未见种植体松动、脱落、折断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未见与种植体有关的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炎症。5例患者种植位点牙槽嵴顶骨宽度平均为5.60mm,所有种植位点均为牙槽嵴顶区舌侧皮质骨较唇侧更厚,唇侧皮质骨平均厚度为0.75mm,舌侧皮质骨平均厚度为1.45mm,所有修复体均为粘结固位,修复后的咬合关系均为反(牙合),患者对修复结果较为满意,术后随访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显示,患者对咀嚼、发音、舒适度和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得分均在80分以上,只有与自己的牙齿相比敢用种植牙咬和美观得分平均在73分左右。结论:(1)5例患者下前牙种植区牙槽骨宽度平均为5.60mm,适合植入常规窄种植体,牙槽嵴顶区舌侧皮质骨较唇侧更厚。(2)若不升高垂直距离,进行全口咬合重建,是无法纠正前牙反(牙合)的。本文观察病例均未进行后牙咬合重建,所以前牙修复仍然维持反(牙合)状态。(3)前牙反(牙合)并不一定对关节、肌肉等咀嚼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下前牙缺失后的种植修复仍修复为原有的反(牙合)状态,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