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的先行军和试验田,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开发区不再仅仅是地区产业集聚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主载体,而且承载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功能和使命,并且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县域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开发区群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类开发区,是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富民强县、社会稳定和基层社会发展。随着开发区原有的政策优势逐渐减弱、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程中重要发力点和发展支撑点的县域经济开发区正面临着更大挑战。如何顺应未来趋势发展、打破体制机制桎梏、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是摆在县域经济开发区面前的难题。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开发区管理问题意义重大,只有结合开发区的实际情况,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才能更好地保障开发区良性、健康的发展势头,推动区域经济更优质更持续更和谐的发展。南陵经济开发区设立于2000年9月,但长久以来,管理体制不顺、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南陵经济开发区,制约着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县域经济开发区-南陵经济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南陵经济开发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何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打破开发区发展桎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建议。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开发区管理有关理论以及专家学者对开发区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实地调查南陵经济开发区发展和管理现状,并与开发区管委会的管理人员、相关政府经济部门工作人员、入驻园区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发现:南陵经济开发区存在管委会权责不清、机构设置不合理、一区三园未实现统筹管理、产业定位没有延续性、管委会工作效率低、园区基础设施存在短板等六个问题。本文从法律、行政、行为、经济四个角度进一步分析问题成因,并选取长三角国家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代表园区苏州工业园区和“一区多园”模式的代表园区北京中关村示范园区,以及同属芜湖市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新芜经济开发区作为比较对象,总结凝练其可被借鉴的先进管理经验。最后,针对南陵经济开发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构建开发区完整法律体系、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理顺开发区协调发展机制、全力打造开发区特色产业、提升管委会工作效率、创新开发区财税管理体制六条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