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合金化高性能铝硅合金活塞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动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对活塞的耐磨、耐热等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开发出性能更高的活塞用铝硅合金。本文对共晶铝硅合金和过共晶铝硅合金(w(Si)=20%),分别进行多元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变质处理和热处理,获得了高性能铝硅合金活塞材料。所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稀土La和Sr对共晶铝硅合金的变质效果和作用。结果表明:当加入1.2%La时,共晶硅从针片状变为短杆状,平均尺寸从未变质时的84μm下降为38μm。当加入0.06%~0.08%Sr时,共晶硅从针片状变为纤维状,平均尺寸大幅下降到2μm左右,数量显著增加且分布均匀。对于共晶铝硅合金,Sr具有比稀土La更加优异的变质效果。(2)研究了多元合金化对共晶铝硅合金活塞力学性能的影响。采取Cu、Ni、Mg、Ti、Zn等元素进行多元合金化,其中Cu的加入量为3.0%~3.5%,Ni的加入量为1.0%~3.0%。结果表明:在0.06%的Sr变质、510℃固溶6h和185℃时效6h的条件下,随着Cu含量的增加,共晶铝硅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均大幅度提高,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室温性能提高,特别是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当Cu含量为3.5%,Ni含量为2.0%时,共晶铝硅合金活塞室温抗拉强度达到303.06MPa,300℃下高温抗拉强度达到137.74MPa,洛氏硬度(HRB)为81.7。(3)研究了热处理对共晶铝硅合金活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热处理能够显著改善共晶硅的形态和分布。经过510℃固溶6h后,共晶硅尺寸变小,棱角趋于圆整。在经过185℃时效6h后,合金强化相数量增多,分布均匀,棱角圆整,合金硬度升高。(4)研究了P变质和P+La复合变质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加入0.06%的P时,初晶硅的平均尺寸从未变质时的122μm下降为29μm,形状因子从未变质时的0.21上升到0.82,且数量增多,分布均匀。采用0.06%P+0.9%La复合变质,能够对初晶硅和共晶硅组织同时取得最佳的复合变质效果。(5)研究了多元合金化对过共晶铝硅合金活塞力学性能的影响。采取Cu、Ni、Mg、Ti、Zn等元素进行多元合金化,其中Cu的加入量为1.0%~3.0%,Ni的加入量为1.0%~1.5%。结果表明:在0.06%P+0.9%La的复合变质、510℃固溶6h和185℃时效6h的条件下,随着Cu含量的增加,共晶铝硅合金的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均大幅度提高,随着Ni含量的增加,合金室温性能提高,特别是显著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当Cu含量为3.0%,Ni含量为1.5%时,过共晶铝硅合金活塞室温抗拉强度为242.62MPa,300℃高温抗拉强度为127.95MPa。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钠离子电池(SIBs)因具有原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其中寻找一种无毒、低成本、高比容量、结构稳定的正极材料是发展SIBs必经之路。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对钒酸钠及铁氰化铁两种SIBs正极材料进行研究。氧化物型正极材料钒酸钠(NaV_6O_(15))因具备较大的Na+脱嵌空隙和优异的电子电导而受到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改善其电化学性能,本研究一方面通过PVP调控形貌合成NaV_
溅射靶材主要用于集成电路的布线。近年来,随着微电子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溅射靶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Al-1%Si合金作为一种重要溅射靶材材料,其晶粒尺寸和织构对溅射过程有重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中的重要环节,现行的饮用水消毒主要通过投加消毒剂完成,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消毒副产物(DBP)的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开发了一套空气隔离-
多铁性无铅复合薄膜被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及集成电路等方面,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a0.9Ca0.1)(Ti0.9Zr0.1)O3(BCZT)铁电薄膜和CoFe2O4(CFO)铁磁薄膜,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2-2型层状复合结构的BCZT/CFO多铁性复合薄膜。首先,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BCZT铁电粉体及铁电薄膜。结果表明:使用有机锆盐制备的BCZT材料比使用无机锆盐具有更低的退火温度。沉
在过去的十年里,镍纳米纤维作为新型的磁性材料,因其在传感器、生物磁性装置及氢燃料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制备纳米纤维的传统方法有很多,如模板法、自
钛可作植入人体的医用金属材料,这一广泛应用来源于它的以下特点,低密度、高比强度、无毒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由于骨组织与其结构和性质存在很大差异,所以钛缺乏生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