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它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贵州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进入2020年以来,贵州实现了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它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理念,在新发展理念中居于核心地位。贵州是全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但进入2020年以来,贵州实现了真脱贫,脱真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彻底撕掉了千百年以来贴在贵州人民身上的贫困标签。贵州的脱贫攻坚能取得全面性胜利与积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贵州撕掉了绝对贫困的标签,并不意味着脱贫攻坚任务就此结束,并不意味着扶贫工作就此画上了句号。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2022年,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也指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因此,扶贫只是告一段落,在此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要继续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重要目标。达到从根源上防止返贫的目的。本文总体上是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阐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概述。主要内容包括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概念、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其中对其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以及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发展进行分析、共享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其中对其核心内容和理论本质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在贵州扶贫实践的意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共享发展理念在贵州的实践及经验。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贵州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从城乡融合反贫困体系、构建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发已脱贫地区的人力资源、以及促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四个方面去解决。
其他文献
犯罪是社会和刑事司法组织面临的最持久和最棘手的现象之一,它对经济、健康、教育和人身安全等诸多领域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以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为代表的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帮助和支持执法机构在许多方面打击犯罪。然而现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犯罪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如何准确有效地对其进行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帮助专家更好地理解和发现犯罪模式,并引导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打击犯罪,减少犯罪的发
原始佛教之中道,是佛陀吸取吠陀经、奥义书等印度教的传统主张,加之自身的修行体验,而提出的佛法核心与修证根本。尽管其后印度大乘二派有所论难,中道思想恒为共同归契。禅宗六祖承此秉为正理,强调佛法之人本性,完成“六祖革命”,南禅即别于其它宗派而大兴。故本文以《六祖坛经》为蓝本,择取以下四个方面,一窥其中道妙义。第一章,论中道思想的产生与流变。从时间次序与因果关系上讲,是在“前因”的层面阐明《六祖坛经》中
《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是道家身体美学思想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中国身体美学思想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论文旨在以《庄子》的文本内容为基础,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身体美学思想,以求得为我们现代身体美学理论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论文首先以庄子的身体哲学思想为理论出发依据,认为庄子的身体美学思想是奠基在其身体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其以气构身的身体构成观和由此进一步提出的物化说天然
在当前美丽中国建设全面铺开的背景下,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镇作为我国城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发展也进入了向多元化、高质量转型的阶段,美丽城镇建设的提出便是继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后,城镇发展升级的又一次重大改革与契机。美丽城镇建设的是要以实现全面美丽为目的,通过对物质与精神的改造优化,全面升级城镇的自然与人居环境,并增强城镇与周边农村的联系影响,满足现代居民生活需求,形成生活舒适、环境优美、产业
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指出了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这表明我国步入了相对贫困治理阶段,在该阶段农村地区依然是治理工作的主战场。不管是从扶贫实践还是相关学术研究层面,研究农村地区的相对贫困问题,可以为日后我国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以及相对贫困治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以河南省浚县农村地区调研获得的微观数据为基础,首先对相对贫困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相对贫困的成因,其次对相对
家庭化迁移逐渐成为我国流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迁移行为决策主体由个体向家庭转变,家庭作为社会的重要子系统,二者命运同系。基于此,在流动性社会背景下,对家庭迁移过程中“家庭”的研究尤为重要。既有的研究简单将家庭迁移视为部分家庭成员的个人决策,从而导致在此问题上对家庭与社会的逻辑分析尚显不足。鉴于此,本文以黔北X县T村(1)的家庭外迁户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家庭与社会的逻辑关系入手,剖析家庭迁移过程中家庭
猫与古人相交甚久,中国的先民也在长期的相处中通过体察审视赋予了猫丰富的情感与寓意。这一方面表现出古人对猫这一动物的关注之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人们对其审美中流露出的主观性倾向。前者表明对于猫的审美研究是具有丰富价值意义的,因为猫虽然与国人相交甚厚,但还少有对其审美的全面系统研究;而后者则需要引起广泛的警惕,因为在动物审美中若存在过度主观性倾向容易影响人们对于自然之物客观、全面的审视,进而影响对动物之
作为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伊夫林·沃一生笔耕不辍,发表了数十部长篇小说,《故园风雨后》便是其代表性经典著作之一。这部小说是沃四十年创作生涯的分水岭,标志着其写作风格的转变。在《故园风雨后》中,沃一改之前讽刺犀利的文笔,聚焦马奇曼这个贵族天主教家庭,集中表达对于天主教精神的宣扬与过去生活的缅怀。通过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基于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可以给予小说一种新的阐释。本文
为了在不侵犯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内利益的情形下吸引大量外国投资,中国和墨西哥在各自的法律框架内制定了各自的外商投资法律法规。就中国而言,《中国外商投资法》是在中国法律体系进行一系列改革后产生的旨在吸引和促进新的重要投资,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并在这一领域建立公平的游乐场。这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它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简化了对外国投资的监管,并加强了投资者保护。总体而言,中国《外商投资
在近代,许多学者受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认为阳明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能够对治时弊,故而从诸多方面对阳明学进行了审视与阐发。历史地看,阳明学本来就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结果,太虚法师基于佛教的视角对阳明学进行阐释和解读,尤其具有理论的意义与时代的价值。本文探讨太虚法师对阳明学的判释与融会,阐述佛教视域下近代阳明学的展开进程,以期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问题。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