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作家柏杨以其独树一帜的“柏氏文风”创造了中国杂文创作史上继鲁迅之后的又一次辉煌。他的以《丑陋的中国人》为代表的80年代中期杂文更是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劣根性的批判推向了极致。
其杂文文风中最首当其冲的一个特色就是“柏氏幽默”。与台湾同时代的其他杂文家相比,柏杨的杂文幽默特色最为突出。比较柏杨与“幽默大师”鲁迅的杂文创作,在幽默运用上二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兼而有之。
柏杨杂文的幽默取材广泛,包罗万象,探触平民生活的各个层面;他的幽默技巧独特,前无古人,自成体系;他的幽默手法新奇,笔触锋利,言语极尽风趣,读来让人赞叹不已。
好的杂文应具备五个要素,即理趣、事趣、语趣、情趣和形趣。“柏式幽默”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这五个要素之中,同时这五个要素纵横交错,共同成就了“柏式幽默”不可抗拒的文学力量。
本文从分析柏杨杂文与鲁迅杂文幽默性的异同入手,探究柏杨杂文幽默性的根源,继而深入分析“柏氏幽默”的具体特点和它们在杂文中的具体表现及作用。从而揭示出以“柏氏幽默”为突出特色的柏杨杂文之所以充满活力、魅力和震撼力的力之源泉。
柏杨作为一个朴实无华的民间知识分子,是中华文化哺育出来的,但他能从这种文化中背身而去,站在它的对面,审察它、批判其中的不合理的成分,并且他能够技巧而幽默地指出文化的病灶,并通过幽默展现出自己对本民族的挚爱,这一点是尤其难能可贵的。柏杨的杂文作品和其中饱含的“柏氏幽默”都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我们应该通过学习、研究柏杨先生杂文创作中的“柏氏幽默”,进而领悟他言语中幽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