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报刊、书籍等书面材料,能够收集有关国外的信息,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便是其方法之一.我们欣赏异国文学作品原著或译本,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表面性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与该国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文化上的沟通。通过这一过程,我们能够因获得全新的感受而欣喜。这也正是我们至今仍孜孜不倦地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从古至今逐渐形成了有较多共同之处的文化背景,这一特点在我国翻译作品中已有所体现。目前在韩国图书市场上的外国书籍译本中,数量最多的仍然是中国文学作品的韩译本。
以《骆驼祥子》的两部韩译本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随着我国研究人员和一般读者对老舍及其作品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也成为一项日渐紧迫的任务。此外,翻译界日益重视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元素的翻译,《骆驼祥子》是一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气息非常浓郁的小说,因此非常适合作为文化因素翻译研究的文本。此外,选该两部韩译本的原因,是因为两个韩译本在翻译方法上虽然不同,但都忠实于原作,追求了最理想的翻译效果,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在于通过对著名作家老舍及其代表作《骆驼祥子》的两部韩译本的研究和比较分析,以期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提高中译韩文学作品的整体翻译水平。
写论文之前大约抽出了两个月的时间主要从学校图书馆和韩国中央图书馆及其它图书馆借阅约20多部相关书籍,并参照了30多篇相关硕士博士论文。之后把原作与两部韩译本从头至尾,详细地对照,找出两部译本中差异最大的并进行分类研究。最后以20多类不同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语言层面、文化层面、文学作品翻译策略为论文的大结构,根据相关理论分析不同译本中产生翻译差异之原因并探讨了处理这些因素最理想的翻译策略。
本论文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挖掘不同译本中的很多实例,对专有名词和数字标记的混用现象,敬语使用的不恰当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翻译策略上的建议。我相信这些建议对改善目前我国中国文学作品的韩译本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