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薪酬、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的理论提出后,关于公司治理的理论迅速发展,形成了委托代理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X-效率理论等理论。这些理论从怎样提高公司的绩效出发,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产权结构和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不论从国外的理论研究还是企业实践都得出合理的薪酬体系和管理层持股制度都对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学者对主板上市公司就如何提高公司绩效的研究比较充分,而对创业板市场的研究却比较匮乏,在如火如荼的推行员工持股制度的今天,怎样的薪酬制度配合管理层持股制度能提高企业绩效是对创业板市场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首先对管理层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分别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的规模、管理层货币薪酬、持股比例及公司的绩效水平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研究了管理层薪酬、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年到2014年5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模型中的固定效应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货币薪酬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管理层持股的增加并不能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的结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管理层收益主要来源于出售其股份所得和创业板市场的长期高估值是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正向影响作用中断的重要原因,管理层的高持股比例并不影响管理层货币薪酬的提高。  在得出管理层薪酬、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结论后,就如何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提出了提高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货币薪酬、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建立管理层持股制度长效机制等五条建议。
其他文献
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利用客户的各项财务资源,帮助实现其人生目标的过程。主要是基于客户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保险等财务现状数据和一定的财务假设,综合考虑客户的各种财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城市化的发展对促进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科学地进行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是对城市化发展状况、发展质和
国际直接投资早期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世纪80年代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开始逐步转向服务业,中国入世相应地做出了服务业逐步开放的承诺,2001年以来,国际资本纷纷看好中国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