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在分析研究美国风险投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以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风险企业和退出这三个重要环节为研究对象,以公司治理为切入点,研究其治理机制,为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果摘要如下:一、该文分析了美国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基金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并从激励、税负、组织决策以及文化等角度对有限合伙制、公司制和大企业所属的风险投资机构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有限合伙制成为风险投资主流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有限合伙企业的治理主要依赖于契约的激励和约束.但在风险投资业,有限合伙风险投资基金中风险资本家的声誉在筹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该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证明了声誉效应对于减少风险资本家的道德风险是有效的.此外还从激励与约束的角度,详细分析了有限合伙制风险投资基金契约的治理安排及影响因素.二、比较分析了业主制企业、风险企业和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以此为基础着重研究了风险企业的治理机制和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尤其通过对风险企业董事会的实证分析提出了风险资本家在风险企业董事会中不仅具有监控功能,而且具有资源整合的功能和决策功能,风险企业的董事会是一种合作型的董事会.该文构建了一个二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来探讨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之间的合作机制与途径,提出了影响合作的七种主要因素.三、风险投资的特殊治理手段包括阶段投资、联合投资和可转换证券的广泛使用.该文在分析研究上述特殊治理手段的机制的基础上,以综述的形式分析了企业融资结构的演化,重点从激励和控制权分配的角度结合实证分析了风险投资中不同融资工具在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风险方面的作用机理、现有理论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四、该文比较分析了不同退出渠道的特点,认为IPO和并购都是风险投资的理想退出渠道.在第六章综述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关于可转换优先股与风险投资退出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可转换优先股结合控制权的合理分配能够实现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该文还对二板市场的治理功能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市场组织本身和对风险企业的治理作用.六、围绕该文主题从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风险企业治理以及风险投资退出三个方面对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