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地震数据存储格式,与SEG协会相关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现有处理系统和解编专业软件无法识别和读取,给地震资料处理生产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本文旨在剖析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的构成,设计新的转储方法,解决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的实际应用问题。主要工作包括:剖析了《SEG-D Rev 1,SEG Field Tape Standards》、《SEG-D Rev 2,SEG Field Tape Standards》两个重要行业标准;详细阐述了SEG-D野外原始地震数据的格式构成、存储机理,结合数据存储机理对SEG-D野外原始地震数据的内码格式进行了解析。总结了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现有的四种具体格式形态;针对哈萨克斯坦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本文还对非标准SEG-D野外原始地震数据的数据结构、内码构成和存储方式进行了剖析;并通过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与标准原始地震数据的比对,得出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与SEG协会相关标准存在的差异。提出了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转储过程中所涉及的格式识别方法、数据寻址方法、道头保存方法和数值转换方法等关键技术方法;这几种关键技术方法在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转储软件的开发过程中得到应用,理论研究与软件开发得到有机的结合。哈萨克斯坦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在地震资料处理工作中得以应用,最终成果剖面不整合面接触关系清楚、盐底得到较好成像、盐丘边界现象清楚;新处理的成果剖面与老成果剖面或者现场处理剖面相比,无论是信噪比、连续性方面,还是成像方面,新剖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处理效果明显。通过研究,解决了非标准原始地震数据在地震资料处理工作的应用问题,达到了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