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在语言中随处可见,语言从本质上是隐喻的。传统的隐喻研究认为隐喻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格,但随着对隐喻的深入研究,不少研究者提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我们人类生活和思维的一种方式。加德纳和温纳(Gardner and Winner,1978)提出了“隐喻能力”这一概念,即“语言学习中,习得、产出、理解目的语中的隐喻能力”。纵观国外近十年对隐喻能力的研究路径来看,隐喻能力的研究更多的以概念隐喻观(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Lakoff&Johnson,1980)为理论基础展开的。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隐喻能力的研究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研究者也致力于研究隐喻能力,在进行大量的研究后发现,隐喻能力在外语学习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许多专家主张隐喻能力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在国内,有许多研究者对英语教学及隐喻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如朱颖(2009)对概念隐喻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刘娜(2010)研究了英语阅读水平与隐喻能力的相关性,曹雯雯(2014)研究概念隐喻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是可以在英语阅读中进行培养的,并对英语阅读教学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但这些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倾向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高职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较少。本次实验研究对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隐喻能力培养和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的教学实验,旨在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并试图验证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的隐喻能力: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隐喻能力的总体情况如何?2)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怎样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得以实现?3)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何作用?本次实验研究挑选的实验对象为2015级高职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当。对照班和实验班各30名学生,指定一名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总时数一样。实验教学前后,分别对两班的隐喻能力和阅读水平进行测试。实验教学持续12周。对照班和实验班均使用学校配套常规教材,实验班补充关于隐喻内容的教学。通过这个教学实验可以证明:1)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会过多依赖本国文化背景,但却能在特定的语境中识别隐喻,理解的过程仍受文化背景的限制,学生的隐喻能力不高。2)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隐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体会分析阅读段落中隐喻现象的能力,通过表面语言现象发现深层的文化内容,帮助学生拓宽隐喻思维,提高隐喻意识。3)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次实验研究验证了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隐喻能力的可行性,提出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的几点建议,并发现培养学生隐喻能力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