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已经成为人与人沟通的有效方式,有对话才有可能有沟通,有有效的沟通才可能达成理解,有理解才会有和谐。对话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教育领域,伴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学家逐渐倾向于主张师生关系平等的对话教学。那么具体什么是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有哪些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在对话教学的课堂中存在哪些问题?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对话教学的失效?如何才能有效实现对话教学?论文从课堂实践入手,探讨以上问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探讨对话教学,必须先明确何为对话。对话是言说者和倾听者在平等、尊重、信任和友好的基础上,以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通过双方的双向交流和沟通,从而达到理解和思想升华的交流方式。其次,在界定对话概念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对话教学是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以问题或任务为纽带,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言语、理解、反思等互动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创造力和培养学生对话生存能力,以及达到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式。再次,从现有资料来看,国内外学者对对话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特征、模式、出现的问题、策略和学科对话教学的研究等方面,这些为对话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二章论述了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对话教学有一定的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基础。并且,对话教学从三个角度概括了其现实意义: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有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当前中小学课堂对话教学出现的问题。通过教学问卷的调查和访谈,探讨了课堂对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话霸权化、被动化、肤浅化和无序化四种。第四章针对上述对话教学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主要原因有: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对话教学素养不高,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教学环境建设滞后以及学生评价存在偏颇。第五章基于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的认识,讨论了实施对话教学的有效策略。认为有效实施对话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对话教学的本质,对话教学是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并且注重教学思维过程。其次,从加强职后教育和提高对话能力两个方面提高教师的对话教学素养。再次,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从树立学生参与意识和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另外,从有利于学生对话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着手,为对话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最后,从评价方面上,采用延时评价、动态评价和激励评价等发展性评价方式来引导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