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的关系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bei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而近年来产业集聚的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也得到了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那么在产业集聚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联系存在怎样的联系?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家用建立在垄断竞争、报酬递增和冰山模型基础上的中心外围模型解释了产业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而在经济增长领域,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出现也为解释经济增长的差异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新经济地理学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是建立在垄断竞争和报酬递增的基础之上,这就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验证了在中国经济背景下中心外围模型的存在性,并分析了不同的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融合中心外围模型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试图为从产业集聚的角度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提供理论基础。这一模型是克鲁格曼的中心——外围模型和格罗斯曼——赫尔普曼——罗默的具有产品差异的内生增长模型的结合。具体来说,我们在经典的中心——外围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研发部门。我们证明在考虑研发部门的影响的情况下,产业集聚的现象将得到强化。在理论分析之外,我们通过对中国科研投入和产业的泰尔指数的分解验证了这一结论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推动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各国相继确立了综合经营体制。我国自1993年实施了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
学位
该文从标准、模型、知识、动态等多个角度对信息系统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解析,指出了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最后对风险评估方法的发展趋势给出了一点看法.
五花八门的商品是很难用同一的技术和方法来处理的,每一类商品都有其特点,要拍摄好,必须仔细研究商品的外形、质地及用途,根据广告的创意要求,确定好拍摄器材,给出最佳的布光和构图,并在拍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技术控制,才能取得完美的效果。    吸光、反光和透明物体    如果按物体对光线的作用性质来分类,那么所有的物体可分成三大类,这就是吸光物体、反光物体和透明物体。在广告摄影中,掌握这三类物体的拍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