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Sirtl在高脂饮食大鼠运动促脂解中的影响作用,探讨运动促进脂肪分解的部分机制,为运动促进脂代谢及预防肥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6周龄SD雄性大鼠44只,进行随机分组,分为4组:普通饲料对照组(C组,n=10)、普通饮食+90min运动组(CE组,n=12)、高脂饮食组(H组,n=10)、高脂饮食+90min运动组(HE组,n=12)。运动方案:对大鼠进行9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第一周为适应性阶段,第一天运动时间为15min,以后每天递增15min,直至游满90min;第一周结束后两组以90min的运动量游泳运动8周,每周游泳6天,每天1次。每天记录大鼠的摄食量、剩余量,每周日称量大鼠体重。8周后测定大鼠血清TC、TG、HDL-C、LDL-C、FFA水平;以及脂肪组织Sirt1蛋白及Sirt1mRNA、PPARγ mRNA、 Perilipin mRNA和HSL mRNA的表达量。研究结果:1.各组大鼠初始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CE组大鼠体重较C组大鼠体重显著降低(P<0.05);H组大鼠体重较C组大鼠体重显著升高(P<0.05);HE组大鼠体重较H组大鼠体重极显著降低(P<0.01)。2.8周游泳运动后,H组大鼠较C组大鼠体脂、脂体比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HE组大鼠较H组大鼠体脂、脂体比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与HE组大鼠比较,CE组大鼠体脂显著降低(P<0.05),脂体比非常显著下降(P<0.01)。3.8周游泳运动后,H组大鼠血清TG、TC、LDL-C浓度与C组大鼠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FFA浓度与C组大鼠相比显著升高(P<0.05),血清HDL-C浓度与C组大鼠相比显著降低(P<0.05);HE组大鼠血清TG、LDL-C浓度与H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大鼠血清FFA与H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而HE组大鼠TC较H组大鼠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4.8周游泳运动后,H组大鼠脂肪组织Sirt1含量较C组大鼠显著降低(P<0.05),而HE组大鼠脂肪组织Sirt1含量与H组比较有升高的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371>0.05)。5.8周游泳运动后,H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l表达与C组大鼠相比显著下降(P<0.05),脂肪组织PPAR γ表达与C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脂肪组织Perilipin表达与C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脂肪组织HSL表达与C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HE组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l和HSL表达与H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脂肪组织PPARγ和Perilipin表达与H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1.8周游泳运动后大鼠的血清TG、TC下降,体重和脂体比也显著降低,说明长期游泳运动可以促进大鼠体内脂肪分解,防止脂肪沉积而引起的肥胖。2.8周游泳运动可以升高大鼠脂肪组织中Sirtl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使得PPARγ活性受到抑制,进而进一步下调Perilipin基因表达,从而减弱对脂肪的屏障保护作用,并增加HSL转位和活性,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脂肪沉积,从而维持体内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