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武汉市建设科研项目“混杂纤维混凝土及其在城市高架梁桥湿接缝中的应用”为背景展开的研究,以武汉市黄陂区滠水一桥为项目依托。对于带有湿接缝的先简支后连续梁结构中最薄弱部位往往存在于湿接缝断面,所以采用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浇注于湿接缝处以满足其复杂的受力要求。武汉理工大学的卢哲安,王佶等教授通过多次试验研究表明混杂纤维混凝土具有韧性性能好,抗疲劳性能强等优良的力学性能。本此试验试件的配合比保持和施工现场一致,定量的研究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在韧性和疲劳性能之间的差异。通过对10根小梁(100mmx100mmx400mm)进行弯拉强度试验,得到了荷载—挠度曲线,分析了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对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影响,并且用PCSm法分别计算了混杂纤维混凝土和素混凝土的韧性指数。通过对31根小梁(100mmx100mmx400mm)进行疲劳性能实验研究,得到了0.75,0.8,0.85三个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通过对疲劳寿命的处理,得到了各级应力水平下的威布尔分布参数,再用威布尔分布拟合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疲劳寿命的大小,同时回归出在不同存活率下的单对数和双对数疲劳方程,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最后,本文通过动态应变仪全程采集到了试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应变随疲劳次数变化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得到了素混凝土和混杂纤维混凝土疲劳损伤的特性,得出其损伤演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