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战退役人员是退役人员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指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或者抗击地方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人员。这些人员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给予了敌人有力的打击,用他们年轻的血肉之躯光荣的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他们的任务。所以说他们比一般的退役人员为祖国和人民牺牲的更多,作出的贡献也更大,因此他们的优抚安置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这一工作,既有利于解决好参战退役人员的生活问题,同时有利于加强军队和国防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和人心的稳固,有利于爱国精神的培育,对今天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学术上,也能使得退役人员优抚安置政策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细化,同时对拓宽和丰富社会保障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领域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对参战退役人员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确定,认为参战退役人员这一概念是最为明确和正确的表述,并对参战退役人员的参战情况从总体上进行了概括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政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把1954年以来优抚安置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分为两部分:一、1954年——1987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优抚安置政策体系;二、1987年——至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抚安置政策体系,并对他们的特征和内容进行了说明。从而引出参战退役人员的安置政策研究。接着,文章以河南省尉氏县某乡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退役人员的生活和心理状况为个案,分析优抚安置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一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参战退役人员要求普遍享受“双定”补助待遇的问题、带病带伤参战退役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天灾人祸造成参战退役人员生活困难的补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存在的原因有:从主观上来说是政府和参战退役军人相互信任程度的下降导致的政府与参战退役军人的互动关系的错位造成的;从客观上来说是社会的转型使原来的体制很难适应现在安置的需要和时代久远,遗留下来的问题积重难返、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一)尽快出台专门处理退役人员优抚安置的法律,使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保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二)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构建政府和参战退役人员的沟通平台,提高退伍军人与政府的相互信任的程度。(三)建立领导负全责的领导体制,使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四)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适当的提高优抚的标准。(五)关注参战退役人员的生活状态,提供多渠道的安置方法。所以,解决参战退役人员的优抚安置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处理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政府方面,要加大对参战退役人员的政策扶持力度,要随时关注退役人员的生活和心理状态,制定更科学更合理的政策来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参战退役人员的新的需要;二从参战退役人员自身来说,他们应该破除对依赖政府的心理,树立适应市场发展的择业观和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自力更生为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