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理解马克思思想的一条红线。总体来说,加强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个人理论体系,有助于全面地、系统地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全文由导言、正文六章两大部分组成。导言部分阐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正文六章分别研究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思想渊源、形成过程、本质论、存在论、发展论和重大意义。正文内容提要如下:第一章探究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思想渊源。通过对西方历史上的个人理论的思想史梳理,即:从古希腊时代到中世纪时代,从文艺复兴时代到近代欧洲哲学,指出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代表人物对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人物对马克思及其个人理论的影响。第二章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把这个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时期、转变时期、形成时期和成熟时期。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中学毕业时撰写的三篇作文里;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转变时期集中分析了马克思从《博士论文》时期到《莱茵报》时期、从《德法年鉴》时期到《巴黎手稿》时期的思想动态,论述了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的自由问题、共同体支配下的个人自由之现实问题、人的解放问题和人的异化问题等;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时期重点挖掘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现实的个人”概念;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共产党宣言》里的个人自由发展概念、《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的自由个性概念、《资本论》里的物化的个人概念等。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形成过程的四个阶段是连贯的、一致的。第三章研究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本质论。文章厘定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及其相关概念,探讨了个人、个体、主体等概念,指出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个人身与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个人与自然等关系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文章分析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与个人观、个人理论与马克思的哲学、个人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同时,文章阐述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社会性、阶级性、实践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等基本特征,深入研究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基本内容,即:“现实的个人”和自由个性的个人。第四章探讨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存在论。文章指出了在时空观下、自然观下、社会观下和身心观下的马克思的个人理论存在的基本特点和价值所在,强调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具有内在的规律性。第五章研究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发展论。文章指出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体系中的个人不是静止的、僵化的、片面的、抽象的、虚无的个人,而是有自由个性的、现实的、运动的、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个人,个人发展是在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本质论和存在论之后合乎逻辑的历史进程。文章强调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个人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个人发展与历史合力的融合性等问题,说明个人发展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交织在一起的,指出了理性和非理性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文章强调了需要、能力和选择是个人发展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个人发展与价值评价、个人发展与价值取向、个人发展与价值选择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六章探讨了马克思的个人理论的重大意义。认为马克思的个人理论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供了人学理论支持。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仅要实现物的现代化,更要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而实现人的现代化最根本途径就是要积极构建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塑造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的形象,为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