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化解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junfeng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时期,玄学大盛,晋宋人物崇尚老庄,清谈玄理,玄言诗充斥诗坛,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谢灵运以其独特的视角,开创了整个诗坛清新明丽的风格。“名章迥句,处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钟嵘《诗品》卷上),谢灵运自觉的以山水景物为主要审美对象,在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的两百余篇诗文中,约有三分之二是主要描写山水的作品。谢灵运成为我国第一个大量发掘自然美的文学家,他的诗文情景意交融,境界开阔,清新自然。辨析与明确谢灵运的生平阅历及其山水诗作是分析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必要条件。谢灵运出生于名门望族,很早就承袭了祖父康乐公的爵位,建功立业、光耀门庭成为他毕生的追求,诗人把对理想的追求与失意苦闷融入他的山水创作中。而对谢灵运山水诗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本文从意象入手进行分析,我国古代诗歌描写意象的传统被玄言诗中断了将近百年,而谢灵运的诗歌不但恢复了描写意象的传统,并且将之提升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谢诗意象广阔,“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木”。诗人运用花草、鸟、霜露等等意象,用很小的篇幅表达丰富的内涵。谢诗中存在许多传统意象,但又对传统意象予以灵活的变化,同时全力营造新的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其次探讨谢灵运山水诗中的士人文化心态,也是对其山水诗进行解读的一个重要方面。自出身寒门的刘裕掌握政权以来,大力打抑士家大族,这对于声明显赫,倨傲不恭的士族子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诗人在政治上的失落感在其山水诗中比比皆是;文人们经常有感物序之变迁而发出的深长的浩叹。谢灵运在山水诗中,而且都是在游览中也有感而发。诗人或感叹时光交替易逝,或借景物抒写华颜难驻的感伤;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与反复无常的政治环境让士族文人们深刻地意识到人生的无常与生命的脆弱,对生的渴望与对死的畏惧,以及乱世不得安居的烦忧无不加深了他们对命运的思考。同时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中国文人理想发挥着长效的社会功用。这也一度成为士人们的人生理想。在当时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却形成了士人们积极入世与消极避世共存的复杂心态。最后本文从思想方面进行分析,谢灵运的诗作有理趣,有情味,几乎已经实现了情、景、理的圆融统一。这是因为谢灵运是一个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的诗人。仔细分析恰到好处的理趣,将单纯的写景提升入哲理层次,既保存了山水景色的艺术魅力,又发人深思,情味盎然。谢灵运在游赏山水之余,将山水带来的愉悦引向哲理思考.以玄理(或佛理)作为解脱内心苦闷的方剂。在诗人的笔下,山水不仅是自然美的体现,更是自然之道的体现。诗人正是通过“俪采百字之偶”的文字风貌,从赏心悦目的山水美景中反应诗人淡泊明志的主观情感。
其他文献
一、桐柏县山区资源状况 (一)桐柏县概况桐柏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南阳盆地东缘,桐柏山横贯全境,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地理位置在北纬32°17′至32°43′,东径113°至113°49′
本文从当前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出发 ,对其存在体制、市场运行、因素配置、制作流程、放映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并在探究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了可资借鉴的具体对策 ,如改革
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异化”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学术界一度兴起了对异化的研究热潮,出现了“两个马克思”论、人道主义争论和西方各
<正> 目前,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变化,特别是大量谈话类节目和直播节目的出现,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强烈兴趣和关注,让老百姓感到就是生活家常的再现,从而拉近了主持人、嘉宾和
期刊
在庭审特殊的语境下,参与会话的角色之间的权力分配是不均等的,法官的权力最高,其次是律师,其掌握着庭审会话的主动权,而证人只是被询问的一方,其权力极为有限,所拥有的言语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使得传统关税壁垒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逐渐减退,加之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环保法规日益完善,标准日渐严格,绿色壁垒应运而生。绿色壁垒以其技术
目的:观察梓醇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模型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脑内老年斑的产生、神经元丢失等典型病理特征的影响,并探
目的研究独活寄生汤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50例)运用独活寄生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在取得这些成绩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并逐渐成为人们普通关注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