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玫瑰’(Vitis labruscanaBailey × V.vinifera L.Shine Muscat)是由日本果树研究所用’安芸津21号’(Akitsu-21)×’白南’(Hakunan)通过杂交选育的以鲜食为主的二倍体欧美杂交种。该品种皮薄、肉脆,麝香风味浓郁,正常栽培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20%。’阳光玫瑰’树势健壮,抗病性强,花芽分化好,尤其是挂树时间长,许多商业果园,特别是休闲观光采摘园采摘时间可达50~60 d,是一个优良的中晚熟品种,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诸如自然坐果条件下果粒小、果面有锈斑,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盲目使用,采收期的不合理等现象。本研究以’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探究’阳光玫瑰’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生长、糖酸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积累规律,并研究赤霉酸(gibberellicacid,GA3)和 N-(2-氯-4-吡定基)-N’-苯基脲(N-(2-chloro-4-pyridyl)-N’-phenylurea,CPPU)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质量浓度、不同配比处理及延长果实挂树时间对香气物质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果实生长发育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积累规律。’阳光玫瑰’葡萄的生长发育呈双“S”型曲线,分为三个发育阶段:第一快速生长期、停滞期和第二快速生长期,分别持续35~40d,10~15d,50~55d。醇、酸、酚类物质在果实生长发育的三个时期均存在且含量较高。醛类物质主要集中在停滞期和第二快速生长期,酯类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快速生长期。萜烯类主要集中在第二快速生长期。花后40~55d,可滴定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达到峰值,之后快速下降,同时,特征香气物质己醛、(E)-2-己烯醛、香叶醇开始合成。花后60~80d,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开始快速积累,同时,萜烯类、醛类和酯类物质也开始快速积累。无核果实与有核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基本一致,但无核化处理可加速“果香型”和“花香型”物质的合成及’青香型’物质的降解及转化,从而加速果实生长发育的进程。2、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挥发性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GA3和CPPU混合使用能明显改善’阳光玫瑰’易落果、果穗稀疏、产量不稳等问题,显著增加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果实硬度、果实无核化程度等。但生长调节剂浓度过高会加重果梗粗度,导致采后易落粒,同时,增加果实空心率等。GA3和CPPU混合处理能改变果实中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低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果实中香气物质含量,浓度过高时含量下降。综合考虑果穗紧实度、果粒大小、糖度及香气物质等因素,生产上建议以盛花后1~3d、第一次处理后10~15d分别用25 mg/L GA3 + 5 mg/L CPPU、25 mg/L GA3 进行的 2 次处理为宜。3、采收时期对’阳光玫瑰’葡萄挥发性香气物质积累的影响。’阳光玫瑰’葡萄的最佳采收时期以果实成熟后延迟挂树10~20d为宜。过早采收香气物质含量尚未达到最佳水平,“果香型”和“花香型”香气物质含量仍不够高。过迟采收果实硬度、特征香气物质含量等显著降低,果实品质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