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概念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是学习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基础。该部分内容繁杂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相关学习中往往存在大量认知误区。其中,“化学平衡移动”部分是化学平衡的综合运用,也是学生在“化学平衡”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难度最大的部分,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多种迷思概念。本研究在分析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和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基础上,从化学三重表征及其转化的角度编制二段式“化学平衡移动测试题”。对宁波地区某中学142名高二学生进行施测,探查学生“化学平衡移动”相关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该问卷包含18道题目,每一道题目均涉及考察学生作答情况、作答的理由以及的解决问题信息提取的来源,探查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迷思概念。并对调查结果分别从表征转换的维度、内容维度和不同题型进行比较分析,深入探查学生迷思概念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高二学生在学习“化学平衡移动”所产生的迷思概念,并分析迷思概念的成因,从对教材编写、对教师教学和教学资源的使用几个方面对“化学平衡移动”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在教材编写中增加与宏观表征相对应的微观图示和符号表征的相关解释。(2)明确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机制及三者关系。(3)采用多种题型,增强学生多样化的表征能力。(4)丰富多媒体可视化工具,加强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动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