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了行为金融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在对“投资者行为”的认识与概念有所突破与创新的基础之上,从经典的金融学理论与行为金融学理论两方面对于投资者认知行为方式以及市场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建立模型解释了投资者噪声交易以及不同预期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反馈机理,分析了典型的有限理性行为促成了证券市场中的金融泡沫生成与“小盘股效应”等异象,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中的投资者行为,验证了“小盘股效应”的存在。最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泡沫程度进行了有效的测度,证明了中国股市的泡沫堆积完全是由投资者行为来推动的。 依据本文的研究思路,在对研究现状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述及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对投资者行为理论进行了综述及比较研究,从经典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两方面对投资者行为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说明,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主体、信息、心理和行为等方面明确了投资行为特征,指出了投资者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投资决策风险偏好的非一致性。接着阐述了中国证券市场的结构特征,分析了股票市场的制度环境以及处于市场中的投资者特有的行为特点,说明了中国股市是非完全有效的,并对政府干预的效果以及风险溢价率做了分析。 在分析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时,由噪声交易与泡沫生成累积的关系入手,给出了一般理性泡沫生成的欧拉方程解,并在此基础之上引入了异质的投资者,建立理论模型推导出了新的证券均衡价格,得出投资者的有限理性预期导致了股市中的“小盘股效应”的结论,接着借助GARCH类模型实证检验证明了“小盘股效应”的存在。最后,在泡沫形成理论及模型的基础之上,对中国股市2001-2007年的股市泡沫程度进行了测度。选用因素模型进行回归,得出了中国股市的基础价值,并与实际指数收益率对比计算出中国股市的泡沫度。发现中国股市基本上与宏观经济运行相脱离,即股市的高涨及泡沫的堆积完全是由投资者行为主导的。
其他文献
梯度的经济发展策略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不恰当的分权路径加剧了我国区域间的税收竞争。经过分析,发现我国区域税收负担呈现东部高、西部次
本文以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研究背景,首先通过对以泰勒规则为代表的价格型货币规则,以及以单一货币规则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规则这两类经典货币规则进行拓展,分析了商品
【规则提炼】代词it常用作人称代词和非人称代词。  1. 用作人称代词,代替事、物或人等。  ①用来指代动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例如:  Look at the koala. It is very cute. 看这只考拉,它很可爱。  ②用来指代不清楚性别的小孩或不明身份的人。例如:  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Please go and see who it
期刊
长寿风险按承担者的范围可分为个体长寿风险和聚合长寿风险。个体长寿风险可通过大数法则进行有效分散,而聚合长寿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只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寻找承担主体。本文提出了由消费者承担聚合长寿风险,而年金池来承担个体长寿风险的年金给付模式,目的在于为我国政府、企业或保险行业提供解决长寿风险的新思路。聚合长寿风险的消费者分担模式下的年金给付形式可以为其参与者提供类似于普通养老年金的现金流用于养老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