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由念珠菌引起的机会性真菌感染,大约有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过一次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种,非白色念珠菌则以光滑念珠菌最为常见。妊娠期妇女的念珠菌感染率高于非孕妇女,也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在妊娠末期,25~30%的孕妇可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其中有70~85%可感染她们的新生儿。同一孕妇不同孕期的念珠菌感染是由同一基因型的白色念珠菌持续存在所致,不同菌种菌株间的致病性和耐药性存在差异。而对于不同孕期妇女阴道念珠菌感染情况的系统研究较少,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国内外均尚未见报道。 由于缺乏可靠的治疗依据,妊娠期用药限制,机体本身对VVC的易感性增加和阴道上皮防御机制的减弱等原因导致妊娠期阴道念珠菌感染难以治愈,其中缺乏可靠的治疗依据是主要原因。本研究对600多名妊娠期妇女进行阴道念珠菌的病原学和相关的药敏研究,希望能够达到以下目的:①明确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的检出率和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率,了解妊娠期阴道定植和感染的主要念珠菌菌种;②研究主要念珠菌菌种的基因多态性,提供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③检测白念和非白念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探索治疗不同孕期阴道念珠菌感染的用药原则和念珠菌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对今后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第一部分 妊娠期阴道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及菌种分析 方法:①随机选取早孕5周至孕足月40周妊娠妇女624人,共628人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