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化棉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uome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纤维作为一种自然植物纤维,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高达95%以上,是自然界中最纯净的纤维,在造纸和医药范围内得到普遍运用。棉纤维细胞壁主要由初生壁与次生壁组成。初生壁微细纤维交织成疏松的网状;在次生壁中,绕着纤维轴平行排列的微细纤维堆积成S1层,S2层作为棉纤维细胞壁的主体,主要由基本同心的环状结构构成。棉纤维细胞壁的初生壁与次生壁S1层在纤维表面的缠绕方式,限制了其细胞壁主体S2层的暴露,从而对棉纤维的后期利用带来不利影响。针对上述不足,本论文利用磷酸盐酯化棉纤维,实现棉纤维表面超微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纤维应用性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混合磷酸盐直接酯化、碱预处理纤维后酯化及原位制备磷酸盐酯化等三种不同酯化方式对棉纤维酯化效果的影响,分别考察了酯化剂用量、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取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原位制备磷酸盐酯化纤维的取代度最高,酯化效果最佳,本实验条件下,较优的酯化工艺为:酯化剂(NaH2PO4/Na2HPO4)用量20%,pH=6.0,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2.0 h,酯化纤维取代度为0.08。红外光谱(FT-IR)结果证实酯化反应后磷酸根被成功引入到纤维的分子结构中;热重(TG/DTG)结果表明由于磷酸根的引入,酯化纤维的热稳定更高。研究不同取代度酯化纤维的打浆性能。结果表明,酯化处理显著提高了棉纤维的打浆性能,且取代度对打浆性能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当PFI磨浆转数为20000 r时,未处理纤维打浆度由30°SR上升至49°SR,取代度为0.08的酯化纤维打浆度由32°SR升至77°SR。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纤维形貌进行观察,结果均证实酯化纤维经过打浆以后,纤维表面起毛现象更加明显,酯化纤维的纵向分裂和分丝帚化现象更明显,且表面出现易损薄弱点,证实了酯化纤维在打浆时易被分丝帚化及切断,促进浆料打浆度的大幅提高、进而有利于降低磨浆能耗、提高后续成纸结合强度。研究上述不同取代度的酯化纤维成纸性能。结果发现,酯化纤维本身的强度随酯化取代度增加而有所降低,然而其成纸强度性能却显著增加。当打浆度均为50°SR时,未处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为46.3 N·m/g,耐折度143次,而取代度为0.08的酯化纤维成纸抗张指数为65.3 N·m/g,耐折度为325次。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酯化纤维在打浆时更易被切断以及分丝帚化,因此纤维自身强度减小,纤维间结合强度反而增大,故而成纸强度性能显著提升。此外,添加湿强剂的作用效果与上述结果类似,表明酯化反应有利于湿强剂在纤维上的留着,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纸张强度。
其他文献
近些年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股票市场经历着巨大变化。现在股票市场的数据规模已非常庞大、复杂,且容易受市场行情、国内政策和投资者情绪等因素的影响,随机性较强,给股票的预测研究带来了难度。数据挖掘结合了统计学、计算机学和机器学习等多门学科,可以从庞大的数据中搜索挖掘出有效信息,用于支持投资者的决策,为股票数据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采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股票预测非常有意义。论文首先搜集了股票的27个技术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三成    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5%,比上年同期加快8.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各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强,投资增长的内生机制逐步形成。但是部分行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有所加剧,房地产开发投资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引起重视。税务总局最新统
2003年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油价保持较高价位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下,全国石油行业呈现出"两高一降",即高增长、高效益、亏损下降的发展局面,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
针对水面污染问题,研究设计了一款基于STC12C5A60S2单片机的水面自动清洁机器人。文章主要介绍了该型机器人的系统功能、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该型机器人不仅可实现全自动无
针对目前困扰中国矿山行业发展的障碍问题,指出矿产品成本核算项目不完整,开发矿产资源的诸多方面的耗费得不到完全补偿是其根本原因。运用经济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矿产品